二、陈永东“十评”马云的观点
其实,不太敢用“点评”二字,毕竟马云是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电商领域的超级大佬级人物,有着深厚的电商网站经营功底,对他的观点我更愿意抱着学习、理解的态度来稍微“点评”一下。
其一,新媒体传播威力确实巨大。这是马云的观点之一,其实价格战主角是在利用新媒体为自己做广告。此次价格战的战场一半在各自的网站上,另一半在以微博为主的新媒体上。一会儿你放烟幕弹,一会儿他装酷卖萌;一会儿你激烈陈词,一会儿他全体宣誓;一会儿你让对方出点儿丑,一会儿他揭揭你的短。你来我往,确实让以微博为主的新媒体成了价格战各方大秀身手的舞台。即使这场价格战各方都亏了本,他们也在为自己大做广告方面大赚特赚。
其二,新媒体的利用常利弊并存。这一点我同意马云的说法,你可以利用以微博为主的新媒体大秀特秀、大萌特萌,充分利用其“裂变式传播”的巨大优势,让相关信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然而,群众的眼镜毕竟是雪亮的,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广大网民的Cye监视下,你的漏洞、差错或可能的“陷阱”都很难逃得过群众的眼睛,这些信息也同样会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这些相对“负面”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对价格战各方显然不利。
其三,兵不厌诈中不是谁都能诈。马云说:兵不厌“诈”,在商场上可以偶尔“诈”一下竞争对手,作为乐趣,但绝对不能挟持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去诈,更不能直接去诈消费者。这表明了马云的智慧,他说必须“对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要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同时不要低估用户的智商。实际上,价格战中,大量低价商品无货、对手之间可比商品比例甚少、拿单品片面说事等等,都是把用户当“傻子”的表现。
其四,刘强东是不是撒谎的孩子?马云婉转地指出,京东价格战的领导者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做出决定。马去使用前后堵截的批驳方式。他说,“假如此战是真的,准备是否充分?(第二天货源就断了);假如不是真的,那么今后领导者将很难做到令行既止,因为员工会被指令的真实性感到困惑。狼来了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无数遍”。看看,刘强东经常在微博里“发号施令”,马云则怀疑其真假,若常有假,岂不就是那个说“狼来了”的那个说谎的小孩?马云是变了法子“数落”了对手。
其五,京东内部管理无规范体系?马云的话里基本上表达了这个意思,或者至少是一种严重的怀疑。马云说,“不可想像的是刘总在微博里宣称的所有管理者取消休假,豪无知情的被‘我决定……’紧急参与临时性的大规模价格战。”这里,马云再次采取了前后堵截的批驳方式:如果是这样,那么京东的内部管理就是无体系、不规范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刘强东就是在微博里卖卖萌、说说玩而已。
其六,简单价格战是种原始倒退。马云说:“价格战带有很浓重的上世纪工业时代的痕迹”,“21世纪,我们不能拿者现代化的武器,打的却是长矛斧头般的街头打斗”,这又是马云对这场电商价格战的讽刺与否定——基本属于没有技术含量、没有脑子的战争,因为马云强调:“很多企业今天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思想!”。
其七,为谁而战都没搞清就开战。这是马云对刘京东的追问!这场价格战是为了消费者利益还是为杀死对手?在马云看来二者都不是。马云认为,若是前者,则战争是与传统销售模式的持久战,但没看到京东打持久战的行动(虽然曾经口头提了一句);若是后者,则多数是两败俱伤,因为中间明显非常缺少智慧的成分。
其八,拿谁的钱为战争买单都错。马云这条算是击中了京东、苏宁及国美们的要害。他犀利地逼问:“假如我们不是用投资者出的钱,而是用自己的积蓄打价格战,您还会打吗?”我看,对于这个,刘强东、张近东等都不敢应答,也无法应答,因为他们口口声声地说:所有资本投资方都坚决支持价格战!似乎在不断表明投资方有用不完的滚滚资金,且挥金如土,且绝不眨眼。问题是,到这个份上时,还有多少人相信?
其九,价格战最吃亏的是消费者。这一点开始我也不是很理解,但如果分成短期及长期的目光或角度看,则逐渐有所理解。从短期看,消费者会因某些商品的打折而获得收益,但从长期看,“假如生产厂家在价格战中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经营,冲当炮灰,厂商们是不可能提供后续服务的”,最终受害的仍然是消费者。更何况,有数据显示,在少部分商品打折的同时,京东、苏宁易购及国美商城的多数商品还出现了整体涨价。
其十,价格战变相绑架了供应商。对马云这个观点我表示基本赞同。一个市场绝不只有零售方及消费者,还有生产商或供应商。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因为价格战被绑架而无利可图,则这个市场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接下去则可能造成这个市场的坍塌。没有生产商或供应商,则电商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迫使生产商或供应商与某一个经销商签订独家协议,则往往就是直接的“绑架”。
以上十点评论基本认可马云对电商价格占的反思中提到的观点,实际上更象是对马云观点的解读与理解。
最后,陈永东认为,在多数商品种类、型号不匹配的情况下,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全面的价格战。如果非要这么说,则就是价格战发起及参与各方处心积虑的自我“炒作”!
因此,我在想,即然如此,在马云反思价格战的同时,价格战的主角们似乎也不存在“反思”的想法,相反他们很可能还在为自己的“炒作”而沾沾自喜与暗自发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