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问题是银行愿不愿意牺牲高利润率,毕竟适度提高存款率的同时贷款利率又不能提得太高。把负利率程度减轻,同时贷款利率基本不变或轻微提高,这样对经济的损害能降到最低程度。
破除企业国际化软肋先去除负面影响
南都:当前中国仍未能走出太多真正让国际敬佩的跨国公司。面对成熟而复杂的海外投资环境,我们的企业实施向外扩张战略,究竟还欠缺什么?
陆亚东:我认为第一个难点是缺乏国际经验。中国有不少优秀企业达到一定程度的国际化,但国际经验还非常缺乏。
第二个难点是对国际组织的理解不足。组织是对全球资源的利用、配置、整合、适用。例如联想IB M的P C战略事业部,基本上是双赢的结果。但联想对国际化融合的困难的预计和处理方案还是不够。对中国企业来说,类似的购并目标在世界上有很多家。当有很多潜在购并对象时,就要设定整个购并战略思路设计,毕竟有众多选择Cye和只有唯一选择时的战略是不一样的。很多企业在某一个的行业里做到很精通,但真正国际化的企业经营范围并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层面上,而是多层面多元化。
其次就是经营层次的组织。概念包括哪里是最好的原材料选地、半成品生产集中地、成品集中地、分销中心等。国际化指数、跨国指数高的时候,经营层次的整合变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全球经营层的概念就是将一个产品全部打开,调研哪个国家最有优势生产特定产品,从而进驻并设立生产集中点,根据不同的功能在全球布局。理论上的好处是获取国家层次的比较优势。
第三个难点是中国企业自身长久以来的软肋在国际市场造成的负面印象,包括产品低价、低质、抄袭等。怎样建立品牌,打造商业信誉,怎样从国外合法公民那里获得利益,这些需要我们的政府、企业联合会、行业联合会、外交系统甚至我们的公民共同努力。
最后我们的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品牌、渠道和人才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际企业必须具备的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有了人才和资本才能搞研发中心,有了研发中心才能开发关键技术。对中国企业来说,技术和人才是当务之急,资本的压力相对小一点。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