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楼
从卖烤鸭到卖文化
作为一家老字号民族品牌,全聚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是全聚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张王牌。全聚德上市后,集团组织专门力量,对全聚德百年历史企业文化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全聚德经典文化内涵,形成统一的企业理念和形象识别系统;同时编印出版了《全聚德今昔》、《全聚德的故事》等书籍。
在姜俊贤的董事长生涯中,有两件在同行中可圈可点的文化营销案例堪称佳作。
2002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50周年之际,全聚德赞助“人艺”复排了以全聚德发展历史为原型的《天下第一楼》话剧,社会反响热烈。在此基础上,2004年,全聚德集团公司与紫禁城影业公司合作拍摄了32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在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形成了观看热潮,掀起了一股品尝全聚德烤鸭的旋风。不但让全聚德的历史家喻户晓,更让全聚德的烤鸭一夜成名,全聚德各店的营业收入和接待人次增长了50%以上,出现了店店排队的景象。
2007年,前门大街改造,全聚德前门老店不得不进行装修。全聚德又设计了老店炉火保存仪式,将从前门起源店“老铺”中引出的百年炉火火种存放起来,这个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的报道加上游客的争相一睹,不但让世人加深了对全聚德企业百年文化的了解,也有效扩大了全聚德品牌的传播和影响力。
对此,姜俊贤表示:“全聚德人有与生俱来的企业文化,干什么事都不服输、都争第一。这也让现代全聚德人把 中国第一餐饮、世界一流美食、国际知名品牌 作为奋斗的愿景。”
不论是借《天下第一楼》文艺作品还是靠“老店炉火”的文化营销,全聚德实现了把吃烤鸭从一个餐饮现象变为一种民俗现象,进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出姜俊贤带领的全聚德领导班子文化营销的眼光和胆识,这是餐饮业的最高境界——吃的不仅是鸭子,而是文化!
当协会会长
多为会员说话办事
2005年,姜俊贤出任新成立的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一职,2009年他又接替老会长杨登彦成为北京烹饪协会的掌舵人。在全聚德董事长工作之外,姜俊贤要为两个协会工作忙碌。
如今,退休后的他已把主要精力投在了协会的工作上。对于协会的发展,姜俊贤表示,“协会会长要领导好这个社团,带领全行业的企业去发展,这个任务的担子不比领导全聚德轻。尽管压力很大,但作为一个协会的负责人,我有义务和责任为会员做更多的事,也愿意为同仁们做好这个带头人”。
在北京的老字号企业中,40%是餐饮企业。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吃饭难”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蓬勃发展之后,现阶段,北京的餐饮行业开始进入品牌时期。餐饮行业不会形成垄断的格局,但是会形成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品牌龙头企业。
每当听到老字号经营困难、倒闭,姜俊贤心里都十分酸楚,“前人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创立的品牌,如果在我们这些接任者的手里没有发扬光大,而是毁于一旦,我们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啊”!他希望,能把在全聚德积累的经验植入到协会工作中,为会员奉献余热,引领会员企业做好品牌和资本的对接;他设想,为协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品牌,借这个品牌提升餐饮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用品牌去影响全国、影响世界。
[ 商报提问 ]
餐饮是拉动内需的朝阳产业
商报:您如何评价餐饮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姜俊贤:北京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美食之都离不开餐饮企业的努力和贡献。餐饮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是拉动内需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力军行业,应该唤起全社会对餐饮行业的重视。餐饮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建筑、装饰、厨具、电器、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业等众多行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向社会和百姓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商报:作为第一家上市的餐饮老字号企业,全聚德进入资本市场有何意义?
姜俊贤: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之前曾有过几家餐饮业上市公司,但是作为纯粹从事餐饮行业尤其是老字号企业来说,全聚德是第一家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全聚德上市不仅仅是自身的事情,对整个餐饮行业更起到一个很好的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激励餐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信心。
全聚德上市为传统的服务业进入资本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今后会有更多的餐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这不但能够丰富资本市场的板块结构,也能够提升餐饮企业的水平,迅速形成中国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引领市场的格局。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