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后,却是这两个默默无名的小子(乔布斯和盖茨),成为了整个世界的表征。
我的好友D君,2009年的暑假,我们一起坐在Palo Alto一家中餐馆里吃饭,他刚刚办理了斯坦福的休学手续,拿着来自硅谷创投的第一笔营运资金,远赴北京投身互联网的创业项目。我们握手告别。D君专长工业设计,团队里另一核心人物也是来自斯坦福,专责战略,另一个搭档则负责技术。
三个年轻人在北京一间破旧的办公室里,对着几台电脑开始上路。这之后的半年,常常看到他发来的临晨三、四点工作的照片,还有零乱的办公桌前的杯面。大半年后,初始的创业计划难以获得积极的市场回应,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休学的时间一年,你还可以继续失败半年,等你再回到斯坦福,我们再一起吃饭。
等到休学的规定期限到期时,D君顶住各方的压力,选择放弃斯坦福的文凭,退学坚持继续创业。
再半年,这一年轻的团队改变思路,重新起步。当时正好团购风起,他们迅速找到一个缝隙市场(niche market),在千团大战中逐步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现如今已经在北京拥有超过两千平米的仓储式仓库和上百人的队伍,每年的运营收入亦达到了几千万的规模。
成功者的故事,总是会被包装再造;而硅谷的传奇,也因此被一再渲染,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去了解创业者的艰辛,去深度挖掘硅谷之所以成为创业者乐园的精髓所在?如果当初Instagram被同行批评的时候就转变自己的风格,如果乔布斯在八十年代被逐出苹果公司的时候就回归原本的生活,如果我的好友D君在初创失败的时候就选择放手退却,那今天的我们,还有可能听到这样的传奇故事吗?成功需要坚持,而硅谷的精神就是容忍失败,接受失败。
大浪之下,可以浮上海面的,毕竟只是幸运的少数,而更多的,还潜伏在海底。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浮出海面,但是只要有逐梦的勇气,不断创新与尝试,那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会继续坚持自己的选择,一路到底,终点的地方就是成功。可是遗憾的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多,真正愿意去做的人却很少。知易行难,勇气和坚持是永恒不变的成功来源。
可为什么偏偏是硅谷,才孕育出如此多的传奇?D君的创业,似乎更像是一个北京奋斗故事而和硅谷无关。但事实上,如果不是硅谷,如果当初D君选择的是东海岸学校而非斯坦福,那又会是另一条人生的道路。硅谷的魅力正在于,只要你一旦身处其间,时时刻刻就会无不受创业激情的感召,被激发起做一番自己事业的冲动,并勇于投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