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一直有种论调喧嚣尘上,那就是初创企业所处的环境中充满了潜在的资金泡沫和各种各样的危机,实际上这是从金融层面得出的结论。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市场研究方法,但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也同样重要。
身为企业家兼投资人的查尔斯-迪克森(Chris Dixon)认为企业都面临着2个市场:“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二者有关联,但绝不对等。“金融市场”里面是风险投资机构和初创企业,而“产品市场”里面则是由初创企业和消费者组成。迪克森为此还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指出好的企业家应当在“产品市场”上花更多的时间。
以下为迪克森的文章全文:
近期有很多的关于初创企业融资的讨论,而且讨论里面充斥着脆弱、泡沫、危机等字眼。这也就意味着发言者是站在“金融市场”立场上做出的分析,但是我想表明的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层面,那就是“产品市场”,首先我想先谈一些背景层面的信息。
两个市场
创业公司处在两个市场的夹缝中,一个是风投与创业公司之间的市场,另一个是创业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市场。这两个市场彼此关联,但这种关联是有限的。当融资供应量低而客户需求较高时,能够“骗到”融资的企业家通常会表现良好;而当融资供应量和创业公司数量较多时,客户会从中受益,有些创业公司会表现良好,但整体上来说风投则无法表现良好。诸如此类。
当风险投资机构表现的异常兴奋时,人们会忧心忡忡地说这是泡沫,当风险投资机构缩手缩脚的时候,人们又会开始认为是危机来临。从历史角度上讲,经济的低迷时期正是初创公司发展的大好时机,只要能够融资成功就可以事半功倍,因为这个时期的竞争要比平时弱很多,而消费者对于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则会保持相对稳定。大多数情况下经济的低迷时期也是产业大洗牌的时机,这时候初创企业能够比以往更容易地找到发展的机会。
虽然不同领域的产业调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是严格说来,他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可筹集资金的数量是固定的,这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存活时间以及风投的资金管理方式有关。一个领域筹集的资金少了,那就意味着其他的行业吸引了较多的资金。
当今社会各个产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这就意味着一些新型的产业往往需要借助那些发展成熟的产业才能够生存并获得资金支持。但这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成熟产业里面发生的变化可能会在新型市场被放大,导致决策者获得信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真,这也就是所谓的长鞭效应。
明智的风险投资人都理解长鞭效应,并会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做出战略调整。聪明的企业家根本没有必要去花太多精力经常去想这个。虽然筹集资金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这只是一个企业家需要去解决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其实关于融资,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建议,或许听起来有些简单:在你能够做到时候去融资,然后经受住市场的风风雨雨就可以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