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如何为新员工找到合适的工作职位


cye.com.cn 时间:2013-1-24 10:41:59 来源:创业邦 作者:王淮 祝文让 我来说两句

导师在跟几位需要招人的经理讨论之后,就会安排大致匹配的新员工与之见面。通常是经理在做“推销”,而新员工好比是在“面试”那些小组,最后由他决定自己想去哪个组。

为了让合适的组找到合适的人,新兵训练营负责日常运营的人(博斯沃斯的助手)会在每一期开始前一周把所有新兵的简历E-mail给有招人名额的经理。如果经理看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新兵营会配合这个经理去引起目标人选的兴趣,比如说会鼓励他参加该组的讨论会,多分配该组相关的代码错误修改任务等。但最后能不能成功,最大的决定权在新兵本人手上。

另外,导师也会主动跟目前需要人手的那些组沟通,看自己负责指导的新员工更适合哪些项目。Facebook专门有一个页面,叫团队优先级页面(Team Priority Page Cye),负责产品技术的各个组都可以把自身的用人需求放在上面,还有一个由博斯沃斯和工程总监们组成的委员会,每两周开一次会,讨论每个组的用人优先度。博斯沃斯的强势在这个会议上大有用处。根据这些情况,导师会跟相应的几个经理做一些探讨,比如挑几个最重要的组当中要招人的几个职位,看是否跟自己所负责的新员工背景比较符合,进行一个大致的匹配,相当于导师帮新人做了一次初选。毕竟让一个新人在完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去了解每个组,效率太低,也不现实。导师会鼓励新员工去跟这些备选组的人接触、沟通。

导师每周都会对所指导的新员工进行评级(有Rockstar——明星、Solid——扎实、Shaky——摇摆这几个级别)并简要地评价,说明他水平如何、有什么特长、对哪些组特别感兴趣等,这些评价整理汇总之后会发给所有的经理,所以他们对新员工的能力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导师在跟几位经理讨论之后,就会安排大致匹配的新员工与之见面,一般半个小时左右。通常是经理介绍他的小组在做什么项目,需要招什么样的人,这项工作的意义何在,这个小组对整个公司有什么意义等,相当于在做“推销”,而新员工主要是听,好比是在“面试”那些小组,最后由他自己决定想去哪个组。

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某个新员工选定的组都会接收他,不能拒绝。因为如果你拒绝的理由是“他不行”的话,那不如解雇他;如果说你不愿意让他到你的组但可以到其他组,这种想法违背Facebook的文化。我在前面就强调过这一点,“我们都是为Facebook工作的,而不是为了某个小组工作”,所以如果你觉得某个新员工不行,那其他组也不应该要他。如果原因是“他的背景不适合”,那一开始就不应该见面会谈。导师极力避免把新人介绍到明显不适合的组里面,所以这个理由也不成立。

这种讨论既可以由导师发起,也可以由需要用人的经理发起。比如我曾在新兵训练营里指导过一个之前在Google工作的资深工程师(Senior Staff Engineer),原先在Google属于前3%行列的,水平很高,没过几天就有好几个组的经理跟我说想找这个人谈谈。当然,这种情况下,我不希望经理直接去找这个人。我要先做个筛选,毕竟对双方都了解的只有我一个人,如果是我觉得合适的组,再问下该工程师,看他是否感兴趣。另外,要避免过度的“推销”,这会让员工迷惑、陷入过多选择。毕竟对Facebook很重要的组有很多,有趣的组也很多,如果每个组都来向新人推销一遍,新人的想法就混乱了,反而没办法做出选择。

导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当某几个特别重要的岗位急缺人的时候,要花力气去“忽悠”合适的人到这些组去。这个时候,导师会循循善诱,极力争取唤起新人对这些组重要性的认同和对其业务的兴趣。我做过几例这样的推销工作。老实说,这不是最自然的匹配方式,因为诱导性太强。

新兵训练营结束后,也会发生淘汰的情况,但概率很低。印象中,在我离开Facebook时,像这种情况淘汰掉的总共不超过10个人,而参加过新兵训练营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一共有500多人,淘汰率不到2%。

在我曾经带过的一期中,有一位伯克利大学毕业的专攻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博士,美国人,有三年多工作经历,很年轻。他很聪明,但有典型的博士风格——凡事都要弄得特别深入、特别细致。这导致了一个问题:速度太慢。一个我自己去做只用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代码修复,一般期待新人最多半天完成,但这位博士为了把前前后后弄得一清二楚,花几天时间都搞不定。我们之间有过多次关于质和量如何平衡的讨论,也达成了他应该加快速度、增加产出的结论。我在多次的表现评级上都给了他“摇摆(Shaky)”的评价,但似乎改善不多。第四周,我们给了他最后的机会,让他尝试给动态消息组的机器学习算法部分做一个改进。机器学习算法的一个特点是对试验的设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要求很高,相对于其他产品项目,对质量的要求较高、时间的要求较低,比较适合研究型人才的胃口。所以,这种安排也是希望他能更容易展现自己的特长。从组里的反应来看,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最后我们就让他进了这个组,没有让他走人。对于表现不良的新人,虽然总体上Facebook是求快,但在某方面有造诣的工程师,Facebook还是尽可能为他寻找合适的岗位。

这里面其实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型人才如何在一家节奏很快的技术公司立足。Facebook也在慢慢地摸索。

就我个人做导师的经历而言,新兵训练营结束后我还会继续跟踪(这不是公司统一要求的)。新兵营毕业一个月和三个月后,我会跟这些新员工再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他们感觉怎么样,新兵营对他们有没有帮助,是否适应目前的工作,有没有文化沟通上的冲突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