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预装同样也很重要。2012年,百度和奇虎360均选择了与手机厂商进行深度定制。奇虎360先后与6家手机厂商联合推出了6款360特供机,百度则分别与长虹和联想推出了两款百度云手机。这8款手机均内置了两家互联网巨头的众多产品和应用。腾讯虽然没有做深度定制,但也同样投入巨资做手机预装。
财大气粗的巨头们也正在将自己的移动应用塞进各大渠道的排行榜。在前不久的搜狐移动互联网年会上,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宣布:搜狐新闻客户端已经获得近6000万安装激活量,订阅平台的上线刊物超过130份,总订阅量突破1.6亿,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媒体平台。而在此前,新闻客户端还是Zaker、鲜果联播等“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天下。据了解,搜狐新闻客户端之所以异军突起,与搜狐花了很大力气在手机预装和应用商店等渠道上有莫大关系。“我们看了每家应用商店的新闻类应用,搜狐新闻客户端总是排在第一位。”另一家新闻客户端的运营负责人颇为感慨地说道。
决战平台
对于巨头们来说,要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称王,占领渠道只是第一步,他们还需要一款平台级的产品、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三者缺一不可。
在PC互联网上,巨头们的做法是将一个产品做到极致和垄断,然后以这个产品作为平台向周边扩张。例如,腾讯就是把QQ做成了绝对老大,然后扩张到游戏、门户、电商等其它领域的。
在新的平台级产品的军备竞赛中,腾讯又一次先声夺人。“如果要说互联网公司中谁拿到了船票,那就是腾讯。”搜狗CEO王小川表示。这张“船票”就是微信。自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之后,这款即时通讯工具逐渐加入了语音对讲、一对一聊天和群组聊天、“摇一摇”位置服务、“朋友圈”图片分享等功能,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心。2011年年底,微信注册用户突破5000万,此后又突破了1亿、2亿大关,今年1月将突破3亿。如今,微信已经击败米聊、飞信和自家的手机QQ,成为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在首页上的应用。
“这也说明,产品仍然是移动互联网上最重要的竞争要素。”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汪华认为,如果说凭借渠道强推产品在PC互联网上还有成功的可能,在移动互联网上则连门都没有。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也在苦苦寻找着自己的“微信”。“奇虎360的手机产品用户也过2亿了,但产品不如微信‘性感’,跟用户的互动不那么强。我们的50个产品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微信。”在移动互联网上奇虎已经试验了不少的产品,从手机卫士、手机助手、手机浏览器、手机桌面、手机优化大师、360跑分王,都是围绕基础工具这个支点。但是,360仍然缺乏一个像PC上的360浏览器那样的平台级产品。
另一家PC互联网巨头百度则把手机地图作为自己的核心产品。2012年,百度成立了独立的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事业部。当年9月发布了手机地图4.0版本,汇集了“免费语音导航、室内定位、实时公交、生活搜索”四大功能,开始建设本地生活平台。“从目前来看,百度只能寄希望于手机地图能够做起来,最后做成平台。”一位互联网资深人士分析道。
搜狐则打算通过新闻客户端搭建全新的移动新闻平台。这个B2B2C的开放平台由搜狐搭建并提供技术、用户、数据、流量等资源的支持,吸引优质内容和媒体入驻。媒体只需产生优质的内容,无需为商业模式担忧,搜狐将使用开放广告位、用户订阅等模式和媒体分成。目前,搜狐新闻客户端已经吸引了央视财经频道、《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南方周末》、《财经》等重量级媒体入驻。
谁还困于商业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铁三角”中,商业模式同样很关键。与PC互联网类似,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三种商业模式仍然是广告、游戏和电子商务。
从1月9日开始,百度的200多名总监级以上高管集中在一起,花3天的时间集中讨论百度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议题,就是百度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2012年6月,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明确表示不看好移动互联网,并将其比作酒后驾车,“豪车、美女、雨大、路滑,车速开到180迈,一不小心就会出人命,很刺激,但是很危险。”而此后不久,百度这辆豪华跑车就真的出了问题。从2012年9月开始,百度的股价出现了暴跌,最多时竟然跌去了44%。
投资者对百度疑虑重重的原因之一,就是百度仍然没有找到移动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正如瑞士信贷分析师张永恒所指出的:虽然移动搜索已经超过了百度总搜索流量的30%,但对百度总营收的贡献却仅为3%以下。也就是说同样的搜索流量,移动互联网创造的价值只有PC互联网的不到十分之一。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