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从唯品会的员工构成中可以看到,截止2011年12月31日唯品会共有2934名员工,其中物流和配送部门的员工高达1854名,这和唯品会近年快速扩张过程中的大举投入建设仓储物流以提高库存和配送能力有关。

唯品会招股书中也表示仓储物流成本未来仍然将是公司未来重大开支。
2、 市场营销费用(Marketing expenses):在电商成立初期,知名度低,用户少,需要通过广告投放进行营销来吸引新用户及增加网站流量。唯品会的市场营销费用主要由广告费用和该部门员工开支构成。2009-2011年唯品会的市场营销费用分别为30.3万、243.8万、1525.3万美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0.8%、7.5%、6.7%。
3、 技术和内容开支(Technology and content expenses):包括IT部门员工开支、电信支出(网站建设及维护费、服务器及宽带费用等)、网站内容费用、以及模特费和摄影费用等,唯品会该项开支一般为总营收的3%左右。
4、 行政管理费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支出、办公楼租赁费用等构成,2008年创建当年的行政管理费用为22.6万美元,这基本是创业公司初期最主要的开支。2009年唯品会的行政管理费用为160.9万美元,占总营收的23.2%,随着2009年以来的高速发展,这项管理费用2010年营收占比大幅降低至8.7%,2011年突增至8457.5万美元主要是计入了给公司上市前的期权薪酬支出,扣除这部分非现金支出,2011年唯品会行政管理费用1185.8万美元,营收占比下降到5.2%。
另外,唯品会招股书披露了其成立以来的公司的物业和设备开销,2009-2011年这项开支分别为19.9万、151.4万、1060.6万美元,随公司扩张,需要租用更多的办公场地、买办公设备、机动车等,这些开销也是电商正常运转、扩张过程中必须的开销,当然,对于已经达到上市规模的唯品会而言,这项的分析意义可能不大。在这里挖这个数据是想说:在一个电商“烧”成一定的火候前,必须要考虑到实际上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运营亏损: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电商网站在初创期,由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供货商议价能力较低,采购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低;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较大的仓储物流投资,需要进行市场推广获取用户、早期得花重金吸引人力资源,运营开支高导致运营利润率低。所以,在这个时候,电商亏损是不足为奇的,唯品会2009-2011年运营亏损分别为:138.07万、836.6万、3298.9万美元(加入非现金支出的期权薪酬为1.07亿);运营亏损率:2009-2011年,该公司运营亏损率分别为49.2%、25.7%、14.5%(加入非现金支出的期权薪酬为47.1%)。
二、唯品会未来能不能赚钱?
贝索斯在1997年亚马逊上市时致股东信中表示:一定的规模是实现我们商业模式最为核心的基础。电商相对于传统零售行业有独特的优势:一是电商的规模优势,互联网的海量用户和口碑传播,扩张没有地域限制,用户容易呈现几何级增长;二是电商相对于传统渠道的成本优势:可以节省开门店的成本,管理相对容易标准化。虽然中国电商很多都是处于亏损状态,但这主要是由于电商前期是需要“高固定成本”投入,但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有足够大的用户群后,其“低可变成本”的优势开始发挥,运营效率提高,各项盈利指标会开始好转,中国电商行业经过近年大量的资金投入,快速发展,正处于这么一个阶段,而唯品会作为2008年成立的新兴电商,具有一定代表性。
接下来看看唯品会 2009-2011年的一系列财务和运营数据,通过此来分析下该公司的盈利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下唯品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009-2011年该公司年营收分别为280.48万、3258.2万、2.2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为800%,最近一个季度(2011年Q4)营收同比增长502%到1.05亿美元,单个季度营收突破1亿美元大关;营收背后是用户数和订单数的大幅增长,2009-2011年唯品会活跃客户量分别为3.8万人、25.5万人和133万人;总订单量分别为7.1万个、92.7万个和726.9万个;同时,较高的重复购买率说明唯品会用户粘性还不错。
可以说自成立以来的这三年多来,唯品会实现了爆炸式增长,这种发展速度是线下零售商通过门店扩张无法完成的。北京有一家名牌折扣商品的零售百货公司——上品折扣,2000年在北京开了第一家门店,10多年后,上品仍仅有8家门店,而且异地扩张受阻,目前仅限于北京地区,2011年销售额约20亿RMB(上品2009年也推出电商网站针对京外地区,但营收占比不到10%)。而唯品会在成立3年多后就实现14.3亿RMB的营收,且增长势头强劲。【创业网 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