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 Cye.com.cn】一样的冬天,不一样的过法,大国企、中小民企,各有各的应对之策
实体经济该如何度过寒冬?不管是逆势增长、实现百亿盈利的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或是没有实现原定目标、销售收入有所下滑的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还是从事非公经济10多年的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都在面对并思考这一全球性难题。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三位实业界精英,对实体经济现状也有着相同的认识:寒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有效的应对。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不仅卖能源产品,更要卖能源服务”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离不开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记录了国家与城市的成长轨迹,创造了大量经济与社会价值,也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
但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新产业的兴起,传统产业逐渐步入瓶颈期,有人甚至断言传统产业将死一大半。
传统产业该何去何从,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2年,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煤价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传统煤炭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却逆势增长,实现百亿盈利。
“煤炭,是典型的传统产业,但绝不是夕阳产业的代名词。”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说,“发展传统产业要有蓝海思维,要下决心把传统产业做得 不传统 ,做得 很现代 。”
关于如何发展传统产业,山东能源集团给出了一份独具个性的答卷。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很多人一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就热血沸腾,一谈到传统产业就没劲,甚至瞧不起传统产业。您如何理解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
卜昌森:只有落后的产能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要有蓝海思维,要融入生态、低碳、科技新理念,做新经济的参与者,让传统产业走向绿色制造。
即使是传统产品,如果能提高质量性能、降低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压力、实现节能降耗、提高国际竞争力,那就是创新。创新思维,做强自己,打好翻身仗,传统领域也可以变成“朝阳产业”。
《中国经济周刊》:煤炭产业被普遍认为是红海里的产业,山东能源集团是如何走出一条蓝海之路,获得了崭新的市场领域的?
卜昌森:在全国煤炭行业中,山东能源集团率先确立了“能源综合服务商”的新定位。“能源综合服务商”的核心,就是“不但要卖能源产品,更要卖能源服务”。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煤炭采出来、卖给用户,而是进一步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首先是提供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即通过建立物流通道、推进煤炭改性提质研究,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稳定、洁净的能源供应。
其次是提供“管家式”生产服务,即向其它煤炭企业特别是非煤涉矿企业提供从勘探、设计、建井到装备、运营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务。
再次是提供金融服务,即利用财务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平台,为用户提供金融租赁、贷款担保等服务。业务多了,市场也就拓展了,前进的道路就会越来越宽广。
《中国经济周刊》:山东省国资委推出了外部董事制度,山东能源集团也聘请了外部董事,这一制度在公司的发展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卜昌森:山东能源集团目前董事会的设计,是以外部董事为主,9名董事中有5个外部董事,外部董事占了董事会的半数以上。他们不是国有企业传统意义上的干部,不受制于公司里的任何高层,一人一票,对公司的重要决策拥有否决权。这些外部董事都是从外面聘来的业内精英,水平很高,能力很强,在董事会上决策的时候,他们通过投票完善公司的决策,促使我们科学决策。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