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深度解析中国电影产业世界角色之变


cye.com.cn 时间:2013-4-24 6:47:15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蒋梦惟 我来说两句

未来:话语权增强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电影市场角色的转变,中国电影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本身也因这一发展趋势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画皮2》、《十二生肖》等电影主创之一、灵动力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运营官谌鸿翔透露,众多国外电影企业纷纷想来中国做服务、合拍影片大大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生存难度,“我们公司在竞标周星驰导演电影《西游降魔篇》的时候,原本双方已经基本谈得很理想了,但美国的一家3D企业竟然报出了比我们还低的价格,让我们连最基本的价格优势都失去了”。谌鸿翔表示。

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中国电影企业的话语权虽然增强了,但我国企业并不具备较强的话语权使用能力。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电影的投资能力虽然上去了,但却存在剧本创意、制作、拍摄等各种技术匮乏与较强投资能力错位的发展现状,往往国内的电影企业找到外国的合作伙伴或者在合拍片中起到主导地位后却抓不准电影的定位,到底电影应该是瞄准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无法分清。

“我们对于好莱坞等国际先进电影市场的制作、运营模式、规律还不太熟悉,如何编写才更有市场、场景如何设计才会让更多国家的观众接受等技巧都是有国际通用实践经验的,我们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正暴露了我们的能力还不够强的最大弱点。”陈少峰坦言,拿到了话语权之后,我国电影行业不能沾沾自喜,我们需要慎重地使用并且通过雇佣国外电影服务商、合拍等方式学习好莱坞的操作经验。

对于未来变化趋势,陈少峰预测,未来我国电影企业将会把眼光转向电影内容市场,除了收购、兼并国外顶级的院线等平台提供商、特效企业等服务提供商之外,电影企业或将更多地瞄准部分有实力的中小规模独立电影制片公司,通过对他们的收购学习他们的经营模式,将其运用到本土公司,提高对于国际市场的理解,更深入地融入其中。

相关新闻

电影节签约总额突破87亿元

交易覆盖全产业链

在昨日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签约仪式上,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巡视员、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志勇透露,本届电影节共达成27个电影合作项目,项目签约总金额为87.31亿元,签约项目覆盖全产业链,除传统交易项目外,其他电影产业相关项目签约额增长明显。

数据显示,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签约总额相较上届增长了65.58%,实现签约项目数量增长28.38%。在实现签约的所有项目中,影片类项目签约额为31.08亿元,比去年增长28.38%;影院院线、影视基地及文化地产建设类项目签约额30亿元,比去年增长53.85%;电影投融资项目、微电影项目、技术和其他类项目签约额为26.23亿元。

赵志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活动中,大量国外特效等电影服务企业的进驻,为最终电影签约项目的产业链覆盖度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本届电影市场共吸引了800余家中外公司和机构、3000多位业内人士参与,分别比去年增长33%、50%;200多家进入展位的国内外电影公司及机构中,集中了电影企业、产业基地、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等各类相关机构,汇聚了电影策划、制作、发行、院线、网站等全产业链,包括Venture 3D等;辐射到金融、出版、广告、法律咨询等多个相关领域。“这从整体上使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成为了一个生产要素齐备、交流交易便捷、服务保障有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电影市场。”赵志勇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除了电影拍摄制作、院线建设这两类传统交易内容外,包括中国电影工业产业园、内蒙古正蓝旗元大都影视城、2013恒业电影融资计划、北京国际影视服务贸易中心在内的多个与电影产业相关的合作项目,也通过本届电影节交易市场的平台签约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电影节签约成功的项目中,中外电影合拍项目达到10个,占到了全部总项目的近四成,比去年增长66.67%,所占比重增长11.89%。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表示,北京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窗口,在吸引海外影视制作机构关注的同时,也为国产电影及制作机构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推介平台。今年87.31亿元的成交额,正印证了北京电影节在电影推介、交易方面的良好成效。北京作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着大量的优势资源,通过打造这样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展,也将加速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步伐。

全年上映影片

近四成达到票房及格线

在昨日召开的第六届中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了《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报告将千万元票房作为电影票房及格线,明确指出,去年全年300余部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新片中,仅有41%达到了1000万元票房的及格线,有些即使商业元素非常明显的类型片也无法实现市场目标,实现盈利。

报告透露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票房1亿元以上的电影仅有43部,占全部上映电影数量的13.52%,而票房在1000万-1亿元(不含1亿元)间的电影有90部,占全部上映电影数量的28.3%,这两部分被报告划分为票房成绩“及格”的电影数量虽只有全部上映电影数量的四成,但却占据了全国97.36%的票房份额,剩下近六成的影片只能蚕食其余2.63%、4.2亿元左右的票房。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市场上,虽然仅三成电影生产后能够上映,但其实就算上映了也多为一周游甚至一日游、一场游影片,八成左右的国产片都是亏损的。报告解释称,部分片方只顾拍摄影片,难以确定自己生产影片的类型,最后这类影片全部被归入“剧情片”,这些影片多数成了市场的“炮灰”,“连生产者都说不出自己的产品属于何类型,放映方无法为其定位,制定合适的排片表,市场自然也就好不了。”专家分析称。

未来国内院线

数量或将减少一半

在昨日召开的第六届中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了《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报告透露,有影院经理表示,电影院线未来五年将发生巨大变革,现有院线将发生大规模兼并、收购和充足,院线数量将会消失一半,而剩下的一半将会成为电影产业的基石。

随着国内近年来部分院线巨头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场上也间或出现大院线收购、吞并分散、独立的小影院、院线的情况,院线整合的趋势、整个院线市场的环境变化引起了众多从业者的关注。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共有25条年度票房过亿元的院线,万达、中影星美、广州金逸等6条院线年度总票房超过了10亿元,其中,万达更成为了国内首个年度票房超过20亿元的院线。据悉,去年全年全国票房排名前十院线的票房总额占据了全国票房的七成多,领先地位难以打破Cye.com.cn。


有业内人士透露,随着院线经营的差异化趋势进一步明显,部分大型院线利用自己各种先天优势扩大了自己与其他中小院线的差距。在这一格局下,大院线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新增影院带来的成本;中小院线为了存活兼并重组已无法避免。

中国电影市场票房

2007年 33亿元

2008年 43亿元

2009年 62亿元

2010年 102亿元

2011年 131亿元

2012年 171亿元

数据来源:《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