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最大的危机是企业家的动力机制出了问题。
作为一个民族中最富有冒险气质的一批人,创业者和企业家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这个发动机的动力不再那么强劲。
创业家和企业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感谢这个社会提供的和平环境,让大家可以创业;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变成一个知识和财富共有的人群,分享到奋斗的果实。但中国太多人富起来后,不愿意再奋斗。很多人觉得,坚守自己的行业继续向前太辛苦、太傻,因此变成了投资家,变成了地产商。
作为中国社会的高富帅人群,他们也和整个中国社会一起,今天同样被迷茫、不安全感和浮躁笼罩,并因此出现三种情绪:
第一种情绪是太苦太累。总有一些企业家英年早逝,总有一些员工被爆猝死,我们这个人群似乎已经过劳,应该停下来松口气。很多企业家和创业家进入了高富帅节奏:前半生奋斗,后半生享受。第二种情绪是愤青。无论读企业家和创业家的微博,还是和他们交流,经常感觉他们淤积太多的受迫害感、不公正感。这让中国出现一种全世界少见的情况,高富帅人群集体吐槽对社会的不满。第三种情绪是明哲保身。中国社会存在很多问题,商业环境存在相当多不完善,有些创业者因为觉得社会环境太险恶,考虑卖掉公司或者移民。
前几年的一种主流思想也在劝老板们主动离开自己创办的公司。他们说,家族企业的老板会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中国动向集团创始人陈义红因此离开了卡帕服饰,他2007年把企业带上市,此后几年企业发展也顺风顺水,在听取咨询公司意见后,他从阿迪达斯请来了一位职业经理人,去享受生活。但两年后,他发现公司遭遇严重的危机,不得不于2011年10月再度复任CEO。
华为则是一个例外:今天,华为已经成为所在行业全球最大的公司,但还在战战兢兢地探索和奋斗;虽然华为没有上市,但由于实施了对6万多人的股权激励,华为的员工相对都很富有,即便如此,他们还在继续艰苦奋斗。华为是一家有奋斗精神的公司,这是最打动我的。
华为的动力机制来自创业者的思想。中国人做企业,就要像任正非,活到老做到老。就像华为顾问田涛说的那样,任正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目光的远大让他把华为做成了中国企业界的珠穆朗玛峰。他去美国参观后受到震撼,然后说,难道中国人就不行吗?
这种动力机制还来自华为的组织体系设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管是创始人还是管理者、员工,都容易出现懈怠,很难让一个企业组织——不管大和小——永远保持激情和奋斗,尤其在中国文化中。
中国缺乏商业传统,相比政治组织,企业组织是后出现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很容易陷入到官本位文化当中;中国也缺乏宗教信仰传统,缺乏建立一个强大的企业组织的背景和文化,企业组织很容易出问题,这是今天中国所有大型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但华为找到了在中国组织企业的方法,让15万知识分子变成了商业战士,并愿意在共同的旗帜下,持续艰苦奋斗。这恰恰是华为真正的创业之道。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