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述这位80后总经理来说,我听完他的委屈,心里最强烈的想法是:这公司董事长挺“二”的。把一个看似有前途的年轻人扔到角斗场,却不教给他角斗的技术,这无异于让他去送死。
问题是,公司和角斗场还有不同:这种“二了吧唧”的人事安排,不仅会毁掉年轻人本身,还会让其他“老资格”陷入无休止的因不服气而引发的出离愤怒之氛围中,最终毁了整个团队。
在相同的信息量面前,人们所能做出的决策是非常相近的。上帝之所以万能,是因为他俯视众生掌握一切信息。因此,一旦切断与“人”这个最强大信息发射塔之间的交互联系,管理者必然自动屏蔽了大量信息,而如果没有信息输入,又与白痴何异?
以上种种,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属于典型的“眼里没人”型管理者。眼里没人,当然心中没数。
我告诉这位总经理这场冲突的原因:一斤“资历尚浅不能服众”的主料,加上长时间“眼里没人缺乏关注”的腌制,并以“严于待人宽以律己”的工作风格作为辅料,用“态度生硬不够尊重”调味,最终迎来这一场情理之中的大火爆炒。
作为一名管理者,最可怕的状态就是:你对于下属的状态一无所知。就好比领军出征上阵杀敌,将军不知道哪员大将思乡心切,不知道哪位下属有可能马失前蹄,不知道哪条防线最为薄弱,甚至不知道背后有没有冷箭。当然,你也不会知道哪个阵形最有杀伤力,因为,一旦你“眼里没人”,那么,你身边的所有人都会自动调成同一个频道,这个有趣的栏目叫做:“偏不告诉你!”
因此,我当时建议这位总经理尽快返回公司正常办公,每消失一分钟,他人的不屑就会增加一分。说到底,死法有很多种,“吓破了胆”是最难看的一种。同时,我请他务必认识到,假装没发生过也是不行的,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搬着小板凳前排就座,等着看他的善后办法,说不定他在外流浪的这一天里,上至董事长、下至小部长都已经知道了这出年度大戏。
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从“眼里没人”强行调整到“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性为本、以人心为本,每一件事都要先行分离出其中的人性人心因素——以人性为本,就是要明白人性中的种种弱点,诸如贪、嗔、痴;以人心为本,就是要明白“人心向善”和“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一基本原理,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以此为基础,从常务副总开始,与每个人单独深度会谈两个小时,不必谈前一天的戏码,就请对方谈谈对公司现状的认识,并给自己提点意见和建议,真诚地发问,充分地倾听。并且,从即日起,每个月,都要开展这样的深度会谈Cye.com.cn。
到底是聪明人,两天之后,我接到他的短信,只有四个字:“豁然开朗。”
本文摘自《公司的坏话》一书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