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李开复:现有创意中加入自己的创意便是中式创新


cye.com.cn 时间:2013-5-7 8:33:49 来源:福布斯 作者: 我来说两句

每年《时代》最有影响力100人名单颁布之前,都会有另外100人给入选的人物写一段评价。今年为李开复执笔的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新媒体网站之一《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的总编辑阿丽亚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

“《时代》很秘密,不告诉我谁写,直到最后一刻(名单)登出来了我才看到”,李开复说。

赫芬顿以将他的个人经历概括为一个由移民、创新和无惧三个关键词组成的“典型的美国梦”(Kai-Fu Lee s story has elements of what we think of as a typically American story — of immigration, innovation and, ultimately, fearlessness.)“整体写的比较准确,最后一段我特别认可,大意是 我深深相信,因为有了社交媒体,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可以在此发挥才能,获取信息,并且未来能改变中国。我也相信科技的力量相当大,可以突破顽固的思维,创造新的思维和机会,改变中国和世界 (So Lee s story turns out to be a universal story — of striving for freedom (online and off), of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o circumvent the status quo and of an individual s potential to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that benefit not only himself and his community but the wider world)。”

“这正是我心中想说的话。我真的认为科技会促进人类的信息和进步,所以我在微博上并不认可站队吵架,而更希望自己被认知为一个真诚与大家分享经验的人。”

虽然认识多年,但李开复和赫芬顿此前并没有太多直接交流的机会。晚宴之前,他特地发邮件给赫芬顿表示感谢。“我只是很好奇他们怎么想,因为让谁来帮你写这段话也意味着《时代》怎么定义你。如果它希望把我定位成一个创新者,也许会让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或者拉里·佩奇(Larry Page)来写。可能他们更大程度上把我定义为社交媒体领域的人。”

中概股的三条出路

很多人仍清楚地记得,去年下半年李开复与做空公司香橼(Citron)的创始人Andrew Left在网上曾有过一翻对峙。当时针对香橼对奇虎和搜狗的“指控”,李开复曾以个人名义发表名为《中国概念股做空者——打假还是造假?》的报告,分四大板块一一列举香橼的概念性错误和对事实的曲解。

随着唯品会,多玩YY,兰亭集势等中国公司先后在美国上市,被做空机构围剿数年的中概股逐渐重拾了一点信心。最近刚登陆美国市场的兰亭集势的创始人郭去疾是Google中国前首席战略官,也是外界所称“谷歌创业帮”中的领军人物。

“我非常看好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但不意味这他们的未来都是光明的”,李说。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成本低廉,规模巨大,每个用户产生的经济交易的潜质非常大。各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突破,就像当年的百度。”

“但我们还是要看到两大问题,第一确实有很多中概股在上市过程中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但是这些往往是通过反向收购等手段。它们正好被做空机构抓到小辫子,于是给中概股整体带来了负面形象。另外一个是,有些做空公司抓到骗子公司之后建立了信誉,然后利用信誉去打一些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的公司,造成了新东方,奇虎,分众等公司的危机。”

李开复发文反驳香橼之后,Andrew Left曾公开邀请他在CNBC上进行电视辩论,并下注10万人民币赌奇虎页游ARPU值过高。当时李开复完全没有予以理会。回过头看半年前的“约架”,他依旧口吻坚决。

“我的报告已经非常明确详细的证明了所有能被证明的事情,没有任何空间来辩论。他的回应都是避重就轻,没有回应我的挑战。如果能证明他也有足够的研究和观点,那我不怕辩论。”

虽然事过半年,浑水和香橼两家做空机构也已于去年年底开始逐渐转移注意力,但过去数年的阴影仍在。国内部分公司为避免麻烦干脆走了私有化道路,还有一些改到了香港上市。

“未来有三种可能性:一个是很多公司私有化了,或者转港股;第二个是过去的阴影没办法化解,加上中美关系继续紧张,从而导致中概股一蹶不振;第三个是我最希望看到的:虽然过去有些挑战,但因为一个又一个好公司有足够硬的数字,让投资人恢复了信心。”

股市记忆很短,可能给它两年时间就能恢复信心。”

“孵化”十年不死的公司

09年创新工场成立之后,李开复保持着每年投15至20家初创公司的节奏。

而外界一直有两大猜测:一是他的全方位“孵化”模式是否能在国内行得通?二是创新工场会不会进一步向风投性质靠拢而弱化“孵化”功能?

“阶段性的成功孵化是指让它成为一个十年之内不会死的公司,创造出一个品牌,有足够的营运能力。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拿到A轮融资,也就是千万美元以上”,这是李开复为“孵化”下的定义。“这样定义的话,一年五个。”

在其早期的投资项目中,有好几家已经破茧成蝶。2011年1月,“豌豆荚”获得第二轮融资自立门户;2011年11月百度收购移动平台图片处理软件“魔图精灵”;2011年6月,点点网获A轮融资搬离创新工场;今年4月,阿里巴巴签约收购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工具“友盟”。

“如果是一年投二十个公司,我们希望两年内这些公司里能有一半拿到A轮。”

他更希望看到旗下公司能够上市,同时也知道机会可遇不可求。“我们希望每个来和我们合作的创业者,从第一天就抱着这种雄心壮志,去走一条创造巨大品牌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道路。”

“我们也乐于看到资本退出,也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退出。上市渠道各有风险,而且现在国内巨头越来越愿意出一个合理的价钱来收购,过去很少能看到几千万和上亿的收购。这对整个生态环境是好的,不然很多天使基金的资金链会断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