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网络营销手段目标人群精准,效果明显
以《致青春》为例,除了官方微博的记录推荐,加V账号的好评与转发,赵薇黄晓明式爱情,“青春”体等惯用形式之外,《致青春》甚至与游戏公司热酷达成协议,在热门游戏《找你妹》中打造“致青春”特殊关卡,增设几位主角的漫画头像。
微博和社交媒体等数字营销手段准确覆盖到年轻观众的生活圈,而在电影观众年轻化的趋势中,对于影片的宣传效果也更加明显。
6.院线建设向二三线城市下沉,观众的品味发生改变
从2011年开始,一线城市的院线建设已经趋于饱和,影院建设的重点也开始下沉入二三线城市,截至目前,全国县级城市约拥有影院1300座,银幕数4500块左右,在过去二三线城市的票房市场份额都不到10%,但是现在有电影在二三线城市的票房收入会占到35%甚至更高。
二三线城市的新兴市场与一线城市拥有完全不同的观众格局,就像电影评论人不二所认为的“很多二三线城市观众对于‘霍比特人’和‘哈利波特’或许没概念,但却熟悉徐峥、赵薇、黄渤、王宝强等电视剧明星”,Cye.com.cn他们更相信熟悉的面孔,也更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故事,而这也影响了影院的排片格局。
7.观众看电影的习惯改变,观影频次增加
去年创造了票房奇迹的《泰囧》就像一个市场引爆点,它曾在短时间内吸引了更多的潜在观众,但现在,年轻一代观众正在更频繁的走进电影院。
根据艺恩咨询EBOT日票房智库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在2006年仅收获0.89亿观影人次,但2012年这个数字为4.67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5%,到2013年,仅第一季度观影人次就已达到1.45亿,同比去年增长35.28%。
8.团购、APP等多种投票渠道,电影票更平价
团购电影票、自动售票机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渠道。艺恩咨询针对2013年电影票网络购票在北京市开展的调研数据显示,从观众近三次看电影购票的主要方式中,网络团购的购票方式占比接近50%,通过影院网站、电影购票网站购票的观众占比在10%以上,2012年电影票团购市场为电影票房贡献了近27亿元。
当然更便宜的电影票价是吸引观众使用网络渠道购票的最大因素,因票价便宜而尝试网购电影票的观众占比77.7%,影院也会更有意愿为观众提供便捷的购票和换票渠道,这些也都提升了影院的上座率。
中国电影正在从艰难的幼儿期走进自己的青春期,迎来一个美好时代,但中国电影的病症和弊端依然在自己身上,虽然以爱情与喜剧为主的中小成本电影掀起了一阵旋风,但他们毕竟无法填充整个市场,《北京遇上西雅图》抑或《致青春》影片本身的缺陷和争议依旧存在,国内电影生产的成熟度离工业化模式还很远,对于年轻一代导演,这里会有更大的练习和成长空间,但对于电影投资者,在这个连电影投资成本都无法透明化的时代里,被美丽浪花掩盖的暗礁从未减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