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乎是启动虚拟运营商最晚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市场中,有800余家虚拟运营商存在,其中包括中国香港地区,较著名的公司包括维珍、百思买、711等。在国外,虚拟运营商、运营商以及互联网公司之间合作频繁,例如推出低价流量套餐服务、代收费服务、数据挖掘以及更直接的辅助推广等。
张程对国外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十分关注,这些商家会计算市场盘子的大小,它们的服务往往会侧重一个特定人群,例如某产品的重度用户,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在他看来,在中国推广CYE虚拟运营商有一大难题,即用户不能携号转网。如果联通推出一款无限流量套餐,大部分人移动的用户很难抛弃原有号码去购买。
虚拟运营商这个新角色是否会撼动老格局?这场变革还需要多久?“中国有体制的条条框框,推进时间很难说。”“闪传”创始人姜天鹏说。
另一个担忧是网络环境,“如果要开放虚拟运营商,我担心的问题是,是否会造成网络不通、体验不好。如果你所在的运营商还不错,而我的服务商比较烂,最后都没法正常通话。中国的三网互通性本来就很差了。”方毅说。
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博弈。庄明浩认为,这场博弈还会与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合推“定制机”的情况交错起来。在美国,这场“仗”一直在打,美国运营商开始反思,销售iPhone时对苹果的补贴是否过多。在这个链条上,有运营商、移动服务提供商、手机厂商三方,它们已经渗透到彼此的业务里面。“另外,中国有三家运营商,中国移动是领先者,其他两家运营商的一些决策,其目的很可能是抢占市场份额。”
数据业务——被低估的机会?
与基础业务相对的是数据业务。在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运营商需要腾出精力进行流量经营。运营商一手发展3G网络(未来将是4G),通过流量获得收入,另一只手则在铺设Wi-Fi热点,其重点目的在于缓解3G网络拥塞的问题。
打开手机Wi-Fi,用户可以搜索到运营商铺设的热点如CMCC、ChinaUnicom、Chinanet,却无法登录上去。运营商的热点利用率不高。
张程提出,对运营商来说,Wi-Fi与3G形成互相辅助的关系。但一些创业公司以Wi-Fi作为机会点,推出新产品,这使运营商颇有些被动。这类产品,或直接帮助用户避免耗流量,或鼓励用户多使用Wi-Fi。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可以为用户压缩流量,如飞速流量压缩等;Wi-Fi伴侣是一家Wi-Fi热点数据库,在可获取到运营商热点的区域,让用户免费使用;成立于2007年的迈外迪免费为咖啡馆、机场等区域铺设Wi-Fi,并在登录页面上投放广告获得收入;有一些产品则直接支持免流量传输,如“闪传”,不需要3G或者Wi-Fi,可以像蓝牙那样直接传输文件或者应用,完全不涉及流量。
它们如何处理与运营商的关系?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这些产品是否具有持续性?
Wi-Fi伴侣联合创始人林欣扬很乐观。他的生意是资源导向的,“如果是其他创业者,也许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找运营商谈合作。”在创业之前,这个团队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为运营商做网络建设的服务商。在看到运营商自建Wi-Fi被用户忽略的时候,他们想到了新的模式:向运营商大批量优惠采购Wi-Fi资源,再免费分发给用户。
“它们几家运营商并没与经营好Wi-Fi热点,但创业公司反而可能将它们整合起来。”他认为,如果Wi-Fi伴侣运营得顺利,有望成为虚拟运营商,甚至为各大运营商负责Wi-Fi运营。
姜天鹏透露,闪传登陆了运营商推出的应用商店,在产品特征上,面对运营商来说的确有些尴尬,但目前几乎不构成影响。
“我的理念是,新的技术总是会替代旧的技术,只有配合大势,才有机会,而节省流量就是大势。目前我不去考虑和运营商的关系,如果这款产品可以考虑盈利,那就需要我们融入社会主流商业形态中,一定要重新梳理和运营商的关系。”
竞争不如竞合?
不管运营商是否能脱离“管道化”,它们都在积极思变,并且正在转为平台。2012年底至2013年,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融合计费平台”并开始内测,移动应用可以使用运营商计费系统收费,而不再依赖于银行卡、App Store。
“创业公司一直把运营商看作敌人,为什么不把运营商看作合作方呢?”项立刚说,“那些花花绿绿的业务是运营商不该做的,它们没有像一个小公司那样去快速反应的能力。运营商的能力在于强大的业务管理能力和计费能力,三大运营商的电话客服有近30万人。而互联网公司之中,你甚至很难找出哪一家拥有计费体系。”
高德导航与运营商合作了定制的预装版,项立刚认为,如果运营商可以帮应用做免费试用,在收费之后再做分成,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对于一些游戏用户来说,试用版免费,用户在玩过几局之后希望购买,如果需要用网银、输密码,很多用户会放弃。但如果直接从话费中扣除,反而更便捷。
运营商代收费的模式有些类似于SP时代的移动梦网。“SP时代的问题在于管理混乱,运营商理应当起到管理者的作用。”
在数据业务方面,创业公司与运营商可以进行流量合作。“唱吧”等产品与联通进行流量合作,“沃唱吧”可提供更优惠的流量包月服务。视频类应用、游戏这些流量大户行业中,很多公司已经着手与运营商合作。
“理论上,运营商所有的业务都是可以合作外包的,”项立刚创办的项目“飞象邦邦”就相当于为运营商做外包,“有一个窍门,就是先从一些省市开始合作,有成功经验之后再去谈总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