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做手游不是做好开发就可以,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有闪失,都会招来灭顶之灾。而这其中包括立项、竞品分析、“讨好”渠道和选代运营公司四个环节。
第一关:立项
立项是确定游戏目标用户的关键步骤,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游戏能不能赚钱。
首先要确定题材和风格,题材和风格又决定了产品和市场。欧美市场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与国内文化差异较大。如果是三国题材,只能在国内或者日韩、东南亚地区发力,欧美用户不太能接受。
韩国市场仍有巨大空间。从近期Google Play排名来看,韩国用户更倾向于休闲游戏,重度游戏也有抬头趋势。此外,港澳台市场增长较快,以中国台湾玩家为例,他们对游戏品质的鉴赏能力更高,付费比例也更高,这对开发者是利好消息。中小开发者不妨从这些市场切入,如果能很好地判别港澳台用户口味,一款游戏也有可能做到上千万元的收入。
游戏的玩法及终端定位也很重要,开发者要事先想清楚自己擅长做哪种类型的游戏,适配终端有哪些。假设开发者要做一款3D游戏,那么首先要考虑谁是目标用户,3D产品通常要求Wi-Fi覆盖,如果是中低端人群,他们可能更多使用2G或3G网络,因此就不是目标用户。
开发者应该尽量匹配一些高品质机型,除普通版外,也可以开发高清HD版,同时单独做一些测试。如果掌握这几点,做游戏开发时会少走很多弯路,不用每次都把整个游戏包换掉。
第二关:竞品分析
如果开发者前期不做足市场调研,仅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进行快速复制和抄袭,最终只有步入坟墓。
2010年前后,一款名叫《傲视天地》的产品非常火爆。这是一款战略游戏,在一个格子里,玩家的若干兵将可以对打。“我当时觉得,既然若干兵将可以对打,为什么不把兵将换成人物呢?所以就想做一个这种类型的游戏,大概做了两三个星期,我的主策划跑来说,有一个产品跟你描述的基本一样,它叫《神仙道》。”一位开发者回忆道,还好当时发现及时,没有在项目上过多投入。
上海美峰数码的《君王2》也曾有类似经历。在《君王2》的研发过程中,恰逢《忘仙》火爆。作为同质产品,美峰团队发觉预先规划的游戏设定、美术策划都落后于主流产品。尽管当时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但美峰数码还是决定打破所有、重新来过,定位于更高端的产品。最终,《君王2》上线11天开服10组。这款游戏的ARPU极高,月流水已突破4500万元,在收入上已经赶超《忘仙》。
眼下的手游产品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呈扎堆趋势。今年上半年,伴随《我叫MT》的火爆,一时间涌出几十款《我叫MT》的复制品。如果开发者前期不做足市场调研,仅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进行快速复制和抄袭,最终只有步入坟墓。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