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员工坚定变革的决心和勇气
企业变革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是不可能变革彻底的,只有很坚强的走到底,最后才能取得变革彻底成功。正如格鲁夫所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企业要变革,就要破坏一种状态,而破坏一种状态的行为最公平的说法是一半人受益、一半人受害。受益者认为应该受益,受害者首先攻击企业的变革。为了顾及受害者利益而修改变革,就会让原先受益者的失去既得利益,这时受益受害者都会抨击企业变革。变革就会出现进退两难境况,因此,企业变革必须要有先死而后生的决心与勇气,并能坚持到底,才能取得变革的成功。
4、通过变革宣传使员工全面获得变革的信息
实施企业变革必须实行“内部认知”的一致,宣传变革思维,化解人性的弱性,才是保障变革的先决条件。把企业思维植根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明确自己的责任、目标才能使每个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变革中去,有效地推进变革实施。
在变革不仅仅要强化新的业务模式的导入,更重要的要把每个人心中想法对变革的影响考虑进去。变革的最大阻力不来源于技术的改进,业务模式的改变,而来源于思维方式的改变。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企业的辉煌,也可以禁锢一个企业的发展。优秀企业变革的紧迫感与行为往往都受企业现实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难以接受企业变革的折腾与持续创新的改变,难以自我反省。这种文化的沉淀深深地制约着企业的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宣传变革思维,化解人性的弱性,才是保障变革的先决条件。
通过宣讲和其他沟通方式使员工获得有关企业变革的全部信息,包括组织的现状、战略及愿景等,激发其对企业未来前景的信赖,这是员工接受变革的前提。管理者要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员工完全了解变革的必要性,使员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组织存在的问题,并让员工参与现有问题的确认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通过明确、及时、可信、全面,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的沟通向员工传递企业变革的信息。可能快地向员工说明:企业变革的行动计划是什么、我们应采取什么行动步骤、我们现在应该完成的工作是什么、通过变革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等。当员工清楚地知道事情的进展以及可能的结果时,他们会成为变革的合作者和支持者,而不是抵制者。此外,可以通过员工调查来确定各级员工对变革的理解,它既是调查又是再一次变革的宣传与沟通。
5、通过授权参与和培训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变革。
在企业变革中,如果得不到员工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变革是无法成功的。为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变革,必须通过员工实际参与变革来理解变革,因此要善于授权员工参与变革,比如业务模式的创新,可以直接要员工亲自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参与的过程中吸收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员工的创造与贡献给予肯定与奖励,这样员工会对变革更加认同。
同时在变革中要加强员工培训,通过培训加深员工对企业变革理念的理解,以帮助员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变革,在哪些方面应该变革。培训还可以帮助员工掌握企业变革所需的新技能,以适应企业变革后新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
在变革中还要调查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变化,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员工。这有助于员工清楚变革的过程,同时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变革到达何种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6,通过激励增强员工积极参与变革的信心
在企业变革中,要对积极参与变革和在变革中起到推进作用和通过变革取得明显成绩的员工要及时进行奖励,激励变革的实施与推进,同时要把企业变革与员工激励结合起来,通过变革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是员工感受到变革的益处与希望。同时企业可以在变革中对用于推进变革的员工予以提拔和重用,以稳定关键员工,消除顾虑,坚定他们支持和参与变革的信心,有利于变革的续推进。
7、正确对待和处理变革的阻碍者
在企业实施变革过程中总有一些人阻碍企业变革,不愿意参与到企业变革中来,管理者必须以人为本,理解和包容不愿意参与到变革的人员,认真的对待他们,通过反复交流与沟通力争达到对变革的认同,对于从根本上不愿意接受和参与变革的人员,可以为他们创造退出条件,让他们愉快的离开。对待变革的阻碍者要宽容与果敢,不能优柔寡断,以免负面消极因素影响变革的有效推进。
成功的实施企业变革,最关键的问题除了战略、系统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行为。因此企业变革必须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积极稳步推进,才能保证变革的成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