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央视春晚对联征集获奖作品(2月17日央视元宵晚会公布)
2011春晚对联5名佳作奖245名优秀奖获奖名单(2月18日)
-----------------------------------------------------------------
来源:CNTV 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 潘一之
点 评:
此出句为下联征上联,难点在于后一分句把前面“五十六”三字依次分拆使用,且语气畅达无碍。出句形象地表达了民族团结的主题。
此对句用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百八”来对“五十六”,自然妥贴。“钟响”指除夕零点的一百零八记钟声,喻辞旧迎新、祝愿吉祥之意。成语“一呼百应”和“八方和”很自然的表现了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小康的和谐景象,与出句所蕴含的民族团结的寓意相合拍。此处的“和”读四声,取“相应相和”之意。
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出句)
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腊梅枝。(对句)——江苏 蒋东永
点 评:
此出句以四个文学篇目名,巧妙的表现了离家远行的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吟”和“思”在这里转化为动词的属性。
对句紧切晚会现场的氛围,设想返家的游子与家人欢聚一堂,共同收看春晚节目,而在这辞旧迎新的夜晚,预兆着丰年的瑞雪已落在了早春的梅枝。
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出句)
鸿篇任我裁,灿矣龙章续锦篇。(对句)——重庆 张洪芹
点 评:
此出句难点在于嵌入“虎”和“兔”两个生肖动物,表现了辞虎岁、迎兔年的喜悦之情,语句气势高远,笔触细腻,且故意重用两个“步”字。
对句承接出句的昂扬之气,文中的“我”既是作者自道,亦可当作辞旧迎新的神州亿万民众,联中巧用了“鸿”和“龙”两种动物,“鸿篇”指巨著、杰作,此处代指我们辉煌的事业;“龙章”指不凡的文采,也喻指十二五规划,同时又暗指了下一年为“龙年”。“灿矣”二字响亮明快,相对“悄然”的细腻绵柔,相映成趣。全联气韵流动,文采斐然,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力量以及美的享受。
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出句)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对句)——江苏 张修顺
点 评:
此出句前一分句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后一分句则为当代歌曲名,联句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对句则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起头,指出为政之道在于多倾听人民的呼声和意愿。出句对句合起来看,表达了“居家当为孝子、为民甘做公仆”的兼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价值取向。
春晚迎春春不晚;(出句)
岁寒守岁岁无寒。(对句)——山东 官建国
点 评:
此出句运用重字和词义转品的修辞技巧,由“春晚”巧妙的说到“春不晚”,七个字中叠用三个“春”字和两个“晚”字,其中两个晚字词性分别为“名词”和“形容词”。
此对句用表示一年中最寒冷季节的“岁寒”一词来对“春晚”,特别巧妙地用“守岁”一词来点明春晚播出的除夕之夜,最后,因为“春晚迎春”而带来的浓浓的春意,使得全家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除夕之夜全无了寒意。
此对句用表示一年中最寒冷季节的“岁寒”一词来对“春晚”,特别巧妙地用“守岁”一词来点明春晚播出的除夕之夜,最后,因为“春晚迎春”而带来的浓浓的春意,使得全家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除夕之夜全无了寒意。
此对句有上百名作者文字雷同,我们根据征稿启事的规定,特选用投稿时间最早者作为获奖作者。
---------------------------
2011年春晚央视对联征集的五幅联很有意思,在这里一逐一解析一下,并附上我的应对作品,与大家切磋。
何为一幅好联?一是要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是要合乎对联规则。如何合乎对联规则?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称、节奏相吻、平仄相对。懂得对联的人要合乎对联规则并不难,难的是对出好联,读起来如格言、警句般朗朗上口的,而不懂得对联规则的很容易先拼出好句却不符对联规则。简言之,一幅好联,应该让懂对联的人觉得是好联,合乎规则;同时也应让不懂对联规则的人读起来从语言感觉上也觉得是幅好联。(骆祖金)
第一幅:
上联:九百万方笑溢 九州百姓万家乐(作者:骆祖金)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 五色十光六合春(央视出联)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 五色十光六合春(央视出联)
简析:本幅对联,是一幅典型的数字联,且数字具有具体含义。“五十六”意指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开,一幅美的画卷徐徐纸上。所以本幅对联要对好,不仅数字要对好,且难点在于数字的意义也能对上。上下文义相对,所以能与“五十六”特定数字相对上的,无非“十四亿人”、“三四十省市”(或其它数字)、“五千年”历史,再就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国土了。本联经过斟酌最后取数字“九百万”对“五十六”,且下联中的“合”字应为仄声。所以,以“九百万方笑溢 九州百姓万家乐”,平仄相对,且联义相对,与下联表义混然一体。不足之处是“五色十光”为一成语,且为形容词,所以用“九州百姓”、“九州百业”来相对不好特别好。另,“九百万方笑溢”也可为“九百万方画展”。“九百万方”原作为“九百万里”语感更好,但“里”字为仄声,故仍取“方”字。
另一对:
上联:千百万家喜庆 千姿百态万民乐(作者:骆祖金)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 五色十光六合春(央视出联)
第二幅:
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央视出联)
下联:《西施咏》《春晓》,《红楼梦》《朝花夕拾》(作者:骆祖金)
下联:《西施咏》《春晓》,《红楼梦》《朝花夕拾》(作者:骆祖金)
简析:本幅对联,出联构思独特,以四篇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来连贯成一句,且意境悠远,出门在外的游子由于年终回不了家,吟诵着《乡愁》聊以表达思乡的情怀,静夜之时,想起来了家门口的《荷塘月色》。此联的难处,并不在于四篇文学作品,而在于对意境,且好联所对出的作品一定是名篇中的名篇,如果作品还需要花很大篇幅注明是谁的什么作品,就不算上品了,至少大家有印象有这么幅作品,大概内容是什么。同时,上联的四幅作品,呈“古今古今”的搭配。所以下联若能以相同或相对的顺序来对更好。本联的构思,首先取作品中有动词的名篇,也就是能与“吟”、“思”搭配的作品,最终取了《西施咏》与《红楼梦》,《春晓》与《朝花夕拾》同为名篇与名作品集,且春晓中的“花落知多少”与“朝花夕拾”自然顺承,算是自成一境。不足之处“古今古今”的搭配未能对上。
另对:
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央视出联)
下联:《将军令》《出塞》,《陇西行》《林海雪原》(作者:骆祖金)
下联:《江南忆》《社戏》,《红楼梦》《三味书屋》(作者:骆祖金)
下联:《将军令》《出塞》,《陇西行》《林海雪原》(作者:骆祖金)
下联:《江南忆》《社戏》,《红楼梦》《三味书屋》(作者:骆祖金)
这两幅对联,《陇西行》可作《少年行》,但《少年行》使联中又出现一人物,与上联不符。《三味书屋》可作《腾野先生》,都可联成一个明确的意境。不足之处“古今古今”搭配不符,且《社戏》与《三味书屋》同是一个作者。
第三幅:
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央视出联)
下联:龙章降地来 奋起牛蹄谱华章(作者:骆祖金)
下联:龙章降地来 奋起牛蹄谱华章(作者:骆祖金)
简析:本幅对联,从文字与语意上看,虎步、春步、兔耳,腾空、悄然,栩栩如生,且极具动感,是行文优美的出句。同时,虎、兔为两生肖,意即农历的两个交替年份。所以本联的应对,重复字“步”,以及两个生肖的应对极为关键。我的构思从生肖应对起,龙对虎,牛对兔,“龙”蕴意中华民族,“牛”蕴意国人的奋斗精神。华章,既是通用名词“华丽的篇章”之意,同时又含,在全世界看来,这是中华之篇章。龙章,专有名词,龙形、龙纹之意,意指龙。不足之处,华字按新四声为平声,与春字平字不相对。
另对:
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央视出联)
下联:龙音贺喜来 雄起牛势谱强音(作者:骆祖金)
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央视出联)
下联:龙音贺喜来 雄起牛势谱强音(作者:骆祖金)
第四幅:
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央视出联)
下联:四邻和最美 多伸手帮帮(作者:骆祖金)
下联:四邻和最美 多伸手帮帮(作者:骆祖金)
简析:百善孝为先,一句德育教育的著名的古语,常回家看看,时尚语,也是歌曲名、书名、电视剧名,若分别相对不难,但连在一起,要对出好联并不容易,特别是联语的下半句的复字。我的构思,从语境语意起步,与“善”相对的,我筛选一系列词,最终选定“和”字。与和字相应的具体情境又有许多,有家和、国和、人和、邻和等等。最终选定了“四邻和最美”,后半句对“伸手帮帮”,还觉通顺。不足之处是四字为仄声,而上联起字百字也为仄声。
另对:
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央视出联)
下联:一家和以贵 多予善行行(作者:骆祖金)
下联:一家和以贵 多予善行行(作者:骆祖金)
简析:一家和以贵,一家和最贵,八方和以贵,八方和最美,都是曾构思过的,但以语感上看,以上二句为首选。
第五幅:
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央视出联)
下联:喜联报喜喜相联(作者:骆祖金)
下联:喜联报喜喜相联(作者:骆祖金)
简析:这幅对联看似简单,实不简单。春晚是专有名词,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所以整幅对联,只需找一个名词与春晚相对,若对得十分恰当,则对“迎”字与“不”字就不难了。如果随便选一个词或者生造一个词,非专有名词,就不佳了。春晚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名词,是一个喜庆的名词,照此思路,我寻思了“对联”与之应对,对联喜对对新联,但发现太平淡,后又将对联改为“楹联”,楹联喜楹楹新联,楹为柱子,或为一连排屋子的量称,语句基本通通,但有些拗口。最终,喜联二字一出来时,感觉大为惊喜,“喜联报喜喜相联”,这是我感觉对得最为工整得意的一幅联。推敲,“报”字可为“贺”、“道”字,但仍觉“报”显得响亮,朗朗上口,语感好。
另对:
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央视出联)
下联:世博炫世世新博(作者:骆祖金)
对联,中国民族的国粹,自小爱好,一直在学习中,在些将自己应对2011春晚对联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以切磋与共同学习。欢迎探讨、指正!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创业门户”,作者:骆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