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刘天思)为表彰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为世界城市建设做出新贡献,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和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第四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原“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评选工作全面启动。
北京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留学人员在京创新创业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落实中央“千人计划”,鼓励留学人员在京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日臻完善,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北京日益成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的首选城市之一。目前,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已达10万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留学人员作为北京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北京市政府对留学人员表彰的最高奖项,“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设立于2000年。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在北京地区工作、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表彰名额控制在20人以内,对受到表彰的留学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每人2万元的奖励。自2001年首次开展以来,北京市已组织开展了三届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37名。评选表彰工作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留学人员在来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加大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力度,从适应当前北京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需要出发,本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将评选范围划定为:在北京地区工作或创业,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标准,确保质量,评选名额控制在20名之内。本着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精神,每人奖励10万元。
参评条件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回国后在京创业、工作2年以上,在业内享有良好声誉,得到广泛认可。
按照工作类和创业类,分别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参加“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的评选:
1、工作类评选条件
——具有一流研究水平,近5年在国际、国内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国内获得重大科研奖项。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解决关键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专利或开发新产品,替代进口和填补国内空白方面成效显著;
——在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2、创业类评选条件
——留学人员个人出资,担任法定代表人,个人出资额以及风险投资额占企业注册资本金的50%以上,从事领域符合首都重点发展产业、行业、领域,创办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前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发明专利,应用核心技术开发的产品实现一定程度的产业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注重企业团队建设,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为做好评选工作,北京市专门成立了第四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财政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等为成员单位。评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评选工作的日常组织。
评选推荐工作采取归口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归口推荐,由北京各区(县)、北京市属各委办局(总公司)、直属单位推荐本地区、本系统候选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按属地原则通过单位所在地的区县推荐符合条件的候选人。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也可直接向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参评申请。
申报工作于今天正式开始,下一步,将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开展网上投票、进行候选人公示等环节,确定入选范围。留学人员需填写《“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候选人推荐书》(可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等材料,并于2011年6月10日前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