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分享一个数字,我们主要是做手机阅读的,现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现在通过手机看单本小说点击批阅超过7亿,我们可以分析为无线阅读或者是无线新媒体的崭新现象。一本书阅读出来之后超过10万本已经非常畅销了,很难想象以亿为单位的计数。现在尤其是在iPad上,各种各样报刊杂志都推出自己的iPad版本,这样一种趋势是全球化的趋势。在国内也是这样,现在只要是能够数得出来的报纸杂志都能够在iPhone或者是iPad,要么是自己客户端,要么是通过像我们平台客户端体现他的价值。传媒就像当年每一个媒体自己建一个网站一样,突然之间所有媒体开始建立自己的客户端。
这个表是很明显,在说级用户的行为阅读和新闻占了非常大的份额。所以我们下一个问题就是做这样媒体你到底怎么赚钱,以前一直有一种提法在IT业后来慢慢变得有些可耻,大家说你做一个模式,你又是做一个广告模式,这是特别落后的做法。不可避免,如果你做的是传媒,线下一样,媒体最大的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只不过以前作为手机媒体一计算这个额度非常小5亿,在整体市场里面5亿手机广告很小,不及某一个城市户外广告的组合。是短彩信广告让人觉得很反感,WAP网站上网不方便,但是无线互联网来临这种瓶颈被打破。这种新的广告形式,浮动广告、视频广告、不同属性投放广告在杂志、互联网上被广泛应用,无线终端变成可以上网东西的时候就会被我们更多广告主接受。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知道前两天谷歌花了7.43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公司。earketer这个公司研究表明今年全美移动广告开支增长79%,明年数字就会到11亿美元,这个增长甚至已经超过互联网的增长。
说一下我们这个公司,这个公司刚才在讨论的时候简单说了一下,这里有一些我们可能拿了一些荣誉,实际上我们几年前和大家一样就是一个创业公司。所以在初始电信资源比较丰富,手机进入这个产业,08年拿到三家基金公司投资,发展了成受杂志作为主营业务无线新媒体公司。如果大家曾经在手机、平板电脑看过一些杂志,包括80%的杂志就是从VIVA来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所有渠道上能够看到目前从新闻到娱乐所有杂志,我们还有自己的平台,现在用户增长非常惊人。
为什么要做手机杂志?可能很多人一亲都听说过电子杂志,曾经有是红红火火,拿了很多美元投资,现在为止一个做出来都没有。经常被问到你们创意的时候为什么会做到杂志这条路上,能不能走下去,会不会也变成了现在已经淹没在海中的电子杂志中的一员。我想第一未来不可测,我也不是上帝。第二这个时代已经变了,我们之所以把杂志做到手机和无线终端上去,是因为他的呈现形式和他的体验是拿互联网拿PC看杂志完全截然不同。就像手上拿本书、杂志一样的。PC大家看一个电子杂志哪怕他是多媒体、翻页,我们会面临更多像新浪、网易、视频各种各样的冲击,无法体现出这种无线体制。在无线终端就不一样。这是手机杂志一种呈现,我得告诉大家我们这个杂志从杂志上过来内容之后是全部重新做过在格式上的一些编写的。这点是和其他我们很多竞争者不一样的,这点我觉得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当我们在开发一个应用的时候,一定要针对这样一个终端做一个开发。不要仅仅把某一些我们认为可以满足需求简单照搬到手机或者是终端上去。你真正满足终端需求,你的内容才能真正被你的用户所接受。
现在基本上我们是所有平台都是覆盖了,我刚刚在底下跟同行交流,我们从我们公司目前自己观点来看可能会慢慢萎缩一下在Symbian和MDT,大家手上有MDT手机的话我们的体验并不好。因为是很老的版本,现在所有资源都在向iPhone、Android平台全面倾斜。我们认为一些好的手机应用需要终端支持,所以我想就像刚才王煜全谈到的,大家创业为了三年之后做一个上市公司的话,我们必须考虑我们做的这些产品三四年之后是一个主流。不能三四年之后变成非主流了,存量再大,对未来资本市场来说是意义不大。
这是刚才一个实例,我们API跟谁开放?跟熊猫看书一起开放API。现在我们把我们杂志库贡献给他们,在他们客户端上面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杂志,确实是非常惊人,下载次数和浏览次数非常大。我们API对大家开放也是同样的,可以把我们杂志库开放给所有这些开发者。大家怎么用这个杂志库,用杂志库的时候首先想到你的用户,用你原有应用的时候可能多的应用。比如说前一阵我们跟LBS公司合作,他们是定位系统的软件,像模拟我们生活当中不管走到哪都发现有一个报刊亭。杭州的城市那时候你对报刊亭的需求不是在那边买到中国新闻周刊,你跟定位相结合,在那边突然出现手机上的报刊亭,你看到黔江晚报,都市早报,那是很好的体现。这是大家在开发过程中如果觉得我们内容能够增加你们用户黏性,这样的合作就可以开始。
第二个我们在杂志上所有这些杂志迁过来之后,这些杂志里头现在我们技术能够做到把一本杂志每一页、每篇文章做切割。切割完了之后可能同一个主题可以在不同杂志里面拿出内容变成新的一本杂志。新的杂志可以命名就是你的杂志或者是你的用户的杂志。这样一种行为,用户的创造力,并且在手机上和大家分享,也应该是非常好的体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