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间酒吧准备在这个周末搞活动,那么“消费地图”可以把不同的目标人群清晰地呈现出来。第一种群体:那些经常光顾本酒吧的人,这些人是最有希望参加这次活动的。第二种群体:经常去酒吧的,而且曾经关顾过本酒吧,但来的次数不多的人群。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参加这次活动。第三种群体:经常去酒吧的,但从来没来过本酒吧,这群人也有可能参加这次活动,但概率不大。
商家可以根据“消费地图”上所呈现的群体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比如第一种群体,那么商家应该注重活动的内容还有和目标用户的互动,可以不附带酒吧的地点。但第三种人则应该注重活动内容和给用户带来的优惠,而且一定要附上酒吧的地点,必要时附上地图。
“消费地图”不仅让商家清晰地知道哪些是目标人群,而且根据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这样的广告投放目标不仅精准,而且非常个性化,符合不同的群体。
移动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来说更加精准、实时,互动。但移动营销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如何把握量的问题。如果人们每到达一个地方都有一条或数条广告信息,谁能承受这么频繁的信息。人们承受信息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那么如何把握好量的问题?
隐私的问题。这是移动营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愿意被“定位”吗?我想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被定位或追踪。但移动营销的核心就是用户的信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有意或无意地冒犯了用户的私人空间。
虽然移动营销存在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在未来会有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历次技术革新提示我们,对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新技术而言,在其扩散的过程中,它的商业价值也同步凸显。
移动营销,值得期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