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徐亮认为,关于域名抢注还是要在商言商,“抢注域名,说明别人看到了未来网络时代带来的商机,能够利用的网络资源不仅仅局限在电子商务,或网络服务收费,也不再是传统理念上的商品或服务,可以使网络资源和商业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
抢注域名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刘宏辉介绍说,一种是在这个域名没有注册的情况下,已经发现了这个域名的潜在价值而事先注册,等待这个域名升值,也符合域名注册先到先得的一般规则;还有一种是等待这个域名过期,在它过期还没有来得及延续的情况下抢注,尽管成功率很小,但还是有成功的可能。
刘宏辉表示,第一种是个人投资眼光的表现,只要没有损害到别人的权利,“我觉得无论是从道德还是法律上看,都无可厚非,如果涉及别人的权利,比如姓名权、名誉权,可能从法律上说,就要追究他的相关法律责任,从道德层面来说,这也是一种为人所不齿的行为”。第二种,如果注册成功,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很小人的行为,钻人家的空子,乘人之危”。从法律上说,如果侵犯了别人的在先权利或者同样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商标等权利也是违法的。刘宏辉提醒消费者,可以通过给延长续期来降低这种被抢注的概率,关于恶意抢注,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规定。
崔国斌认为,域名CYE获得的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域名来推销商品或寻找商业机会是正常的。如果想抢注个人姓名、公司名称、商标等就会涉及法律上的问题。首先,有可能触犯姓名权,按照《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每个人对自己的姓名有专属权,所以不能利用他人的姓名来从事相关的一些商业活动;其次,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企业名称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利用企业名称从事相关商业活动,容易造成侵害企业名称权;第三方面,如果利用域名来推销相关的产品,就有可能侵害商标权。
个人要有域名保护意识
在刘宏辉看来,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某些有特殊含义的域名的审查,比如名人的姓名、风景名胜区的地名或者其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数字,在审查环节就应限制涉及侵犯他人姓名权、名誉权的域名申请。
他表示:“我们可以参照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的规范来完善域名注册的法律、法规。域名这种知识产权比商标权利、著作权出现的要晚,但是同为知识产权范围之内,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对来说,商标等立法已经比较完善了,一些有益的规定可以借鉴。”
崔国斌认为,在现行法律、法规条件下明确规定在名人的姓名权,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的基础上,一旦发生侵权行为,法院如果能够有效判决侵权成立,要求侵权者进行充分的赔偿,就会让以后的意图侵权者觉得无利可图,侵权的行为就会少一些。
“不是说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规则,而是大家真的要把这个规则当回事”,崔国斌认为,要认真对待别人已经存在的这些权利,提供非常充分的保护,不仅仅为了个案得到公平解决,更重要的是,让整个社会有一个明确的期待。
刘宏辉认为,每个人尤其是知名人士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域名,首先,要对持续使用的域名按时续费,避免被人打擦边球;其次,在发生恶意抢注事件时,应该注意保留证据,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