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微信火了。 1月15日晚,腾讯微信团队通过其官方微博账号对外表示,截至这天,微信用户已经突破3亿。
对3亿人群中的大多数来说,微信是一个社交平台,和朋友通讯、群聊、分享照片;对很多企业来说,则把微信当作时髦的营销工具,在公共账号上推送其商业信息。然而,还有一群成长中的“草根”个人或团队,将微信平台视作继App (应用商店)后的创业新天地,并不断涌入其中。他们的创业机会真的来了吗?
隐藏的热闹景象
“现在平均每天都能收到六七份关于微信公共账号的商业计划书,最多时,有30多份。 ”2012年9月,专注于微信创业的投资基金——金种子创投基金诞生。作为金种子创投基金联合创始人,近半年来董江勇切实感受着这个创业群体的壮大。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悄然上线,其他互联网产品可以通过微信提供的开放接口来导入和输出内容,微信借此开始了从通讯工具到社交平台的转变。而公共账号的推出,除了让原本活跃于微博的政府、企业和机构有了进入微信的途径,也让个人和中小团队创业者看到了新方向。
目前,炎黄网络CEO管鹏运营着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导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已聚集了超过3000个公众账号,类型从媒体到工具,从生活服务到电商,应有尽有。管鹏表示,腾讯官方并未公布公众账号的具体数量,这3000多个都是由账户运营者自己提交的,其实只占很小的比重,应该还只是冰山一角。
俞晓林曾在Android系统上发布过两个工具类的App,因为没有任何的营销投入,下载数量都没有过千。自从微信公众账号开放后,他摩拳擦掌准备“跳槽”到微信。 “我现在特别看好‘微信路况’这样的账号,实时路况查询功能确实能吸引每天都要出行的用户,特别是庞大的驾车一族。 ”据了解,俞晓林所说的微信路况目前用户已经超过500万,除了路况查询外,未来还将提供与好友两点之间的导航信息等众多使用功能,甚至包括语音查询路况、收听前方路况播报等“车生活”功能。俞晓林毫不避讳地表示,他可能会从类似的平台功能入手,把“行”和“食”连接起来,尽管深知未必会成功,“但可以一试”。
个人和中小团队为何争相涌入微信公众账号?低门槛是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用App的方式做移动互联网成本要比以前高得多,开发者不仅要分别开发iOS和Android的版本,更要花钱花精力在后续推广上。在以排行榜姿态呈现的App商店里,尽管官方会有所惩罚机制,但刷榜已经成为普遍开发者的生存方式。在微信公众平台,却是另一番景象,因为目前微信的公共账号必须通过搜索才能找到,即使关注者也无法看到账号的粉丝数,也没有类似App商店的排行榜供参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