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称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司机的精神状态不佳造成的,比如驾驶时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醉酒驾驶等等。如果驾驶这个过程中能够融入更多的科技力量,那么汽车本身就会有更高的智能了。
而近来在脑机交互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s,简称BCIs)上取得的进步,使上述的情况成为一种可能。脑机交互技术能够实现,人脑和计算机以及任何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首先检测并记录人脑的运动,并将大脑信号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而执行。
近日在以色列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脑机交互技术大会BrainTech Israel 2013,在这个大会上展示了,脑机交互技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并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商业化的机会。
到目前为止,脑机交互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比如,对于瘫痪病人来说,脑机交互技术可以先读取脑信号,并将信号编译为程序,进而由机械假肢之类的外部设备执行并完成动作,达到辅助瘫痪病人的目的。换句话说,病人只用思维和意念就可以控制电子假肢。
但是最近脑机交互技术冲出了医疗领域,进军到了普通消费品市场,而消费者本身的意识和情绪就是数据的来源。
比如上面举的那个驾驶的例子,汽车就成为人类意识的外延,汽车可以与人脑直接相连。
利用脑机交互技术,可以获取到很多现在无法得到的驾驶员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如果能够传递给汽车,那么驾驶的体验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汽车可以监控驾驶员是否昏昏欲睡,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处于不良情绪中等等。当汽车感知到驾驶员的疲劳时,可以自动的发出警报,开启收音机,摇下车窗甚至是自动停车。或者汽车感知到驾驶员处于暴怒的情绪,就会自动的为你调整速度。类似的潜在应用还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脑机交互技术能够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而在游戏领域已经可以看到脑机交互的应用。比如Emotiv公司开发的一款脑电波头盔,使得键盘和手柄成为历史,利用脑机交互技术,就可以直接控制电脑游戏和其他应用。另外这个脑电波头盔还可以用来开发一些意识训练产品,来改善用户的注意力。
脑机交互技术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也会有重大的影响,另外还能对社交媒体产生变革性的作用。比如,利用脑机交互可以对Flickr上面的图片进行过滤,这样就能有针对性的只提供匹配当下这个精神状态的图片。
另外,通过脑机交互针对用户的心情对Facebook页面进行过滤,比如当检测到用户很烦躁的时候,就屏蔽到坏消息只显示正面的内容。还能直接将用户的情绪状态显示到页面上,比如一个情感图标。
另外还有一个项目是基于现在的地理位置服务(LBS),当用户到达某个地方的时候,可以将当时的“感觉”标注在地图上,这样就能给被标注的地点一个完全不同的意义。
除此之外搜索引擎系统,也会因为脑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被赋予全新的意义。传统的搜索算法包括关键字、搜索模式、语义网络、网站内容以及相关排名等。有了脑机交互之后,用户的情绪状态、注意力程度、疲劳状态等信息也会被考虑进来。这样搜索结果将会被更充分的过滤,并为用户提供相关程度更高的结果,而搜索出来的网页、信息、图片等,也会根据用户的状态进行调整。这样的搜索将会是另一个高度。
总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投资的涌入,消费型脑机交互产品将会在电子产品、导航、市场以及零售领域出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