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一直不收费,企业在这一产品上的商业模式架构又应该如何搭建,又如何能够保证有足够的资金和费用来支持企业在互联网电视新品上的投入。
“今后,互联网功能将成为电视机的标准配置,但在互联网电视的商业模式上,我们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也欢迎你建言献策。”
2月2日,在全球首款COCO聊天电视新品上市新闻发布会上,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部总裁杨东文面对记者的现场提问,坦言目前企业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仍处在摸索期,面对中国巨大的彩电用户群体,对网络电视的增值内容收费显然不合适,但究竟如何解决,杨东文也未给出答案。
如果一直不收费,企业在这一产品上的商业模式架构又应该如何搭建,又如何能够保证有足够的资金和费用来支持企业在互联网电视新品上的投入。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当前所有中国互联网彩电企业必须面临的一道坎,要想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发展,仅有一个上网功能而不解决上网后的内容持续更新和供应,肯定是无法支撑这一产品的长久市场热销。
商业模式还不成熟
此前,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李璐也向记者表示,目前互联网电视的产业环境已经成熟,但对于商业模式,企业还正处在摸索期,不排除会有很多的方式,比如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吸引第三方内容供应商的参与,但最终还没有成型。
不过,杨东文还一再强调,目前互联网电视的内容源定位仍不清晰,特别是广电部门对内容的管理规范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在尊重版权和遵守规范的前提下,让用户更方便地获得内容,是互联网电视发展的关键内容。
杨东文透露,目前在发展互联网电视上,内容的制作和提供不是创维的强项,创维在这一块的投入不会太多。但创维会基于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应用功能的开发,特别是立足于家庭多媒体娱乐中心的核心定位,推出了包括酷开、酷影、酷乐、酷酷等一系列定位不同需求和侧重点的“酷家族”电视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从杨东文的这番表态可以看出,创维对于发展互联网电视采取了一种较为谨慎的姿态,而又不愿意错失这一轮互联网电视的热销机会。所以很巧妙地通过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细分化娱乐功能的开发,推出了网络聊天电视,这看上去是一招不错的“细节制胜”布局。
创维的机会与挑战
早在去年,TCL、长虹、康佳纷纷发力互联网电视,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的功能型产品。TCL推出了可以自动进行软件升级的内容平台,而长虹则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推动无线上网功能。同时这两家企业也纷纷宣布停产大屏幕的非互联网电视。而康佳发展互联网电视的决心更明显,于去年底宣布将于半年内全面停产所有的非互联网产品,这意味着国内彩电业将在今年迎来新一轮的互联网电视热潮。
此次创维推出的COCO聊天电视,其主打卖点则是即时视讯聊天功能,其前提是要购买两台创维酷酷电视,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两地视讯沟通。创维彩电中国区营销总经理刘棠枝放言,这款酷酷电视的目标便是电脑里的腾讯QQ。
记者注意到,与电脑需要一定素质和技能的人员才能使用、操作较复杂等不同,创维的这款聊天电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通过互动平台的模式,让产品直接在终端市场上具备了绑捆销售的拉动作用。刘棠枝坦言,这款产品正是选准了春节这一时期,通过主打亲情牌,抢占互联网电视的销售份额。
英特尔嵌入式产品事业部中国区总监施养维认为,电视的第三次升级应具备技术、体验内容、商业模式三大创新元素。现在看来,国内企业普遍在互联网电视的商业模式空白点。而在技术上,目前创维通过与英特尔的合作解决了电视对在线视频对话交流的响应速度和控制。
业内人士指出,在最关键的体验内容上,创维聊天电视将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从2月初产品上市到春节前不过短短半个月,这一款产品能否实现在全国城市的快速铺货,对创维营销团队的物流运输和执行能力是个考验。其次,这段时间全国各地的返乡潮迭起,并非城市电视销售的最佳黄金期,此次上市将面临城市购买群体流失的问题。再者,只有购买两台才能享受视讯功能的产品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部分消费群体的购买。更为关键的是,还需要在异地购买,那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此外,上网速度等产业环境也会限制这款产品的应用。与此前创维推出的酷开、酷乐、酷影等独立性产品不同,这款产品由于涉及互动性功能的延伸,必然面临较大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挑战。
发力营销创新的内因
近年来,创维在国内彩电业的发展并未因当年黄宏生事件而滑落,反而在张学斌为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推动下,实现了企业在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上的新跨越。正如创维集团总裁张学斌所言,成长在创新气息浓郁的深圳,并借助在当年“深圳速度”的平台优势,近年来创维的发展也呈现了爆炸式增长。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国内彩电市场上,创维正是采取了一条立足于消费需求的营销创新,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同行的发展路线图。通过立足消费者对电视作为家庭娱乐终端的需求性开发,推出了酷系列产品,满足了家庭娱乐诉求,也实现了企业的市场营销业绩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与海信等企业立足产业前端,进行产业链一体化模式的打造不同,创维牢牢抓住产业后端的消费者需求。这种向下走的策略不仅避免了向上走的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性大等问题,反而可以通过讨好消费者在短期内实现业绩提升、快产出。
有彩电业内人士也就此指出,在创维的这套看似有效的模式背后,也隐藏着许多无奈。毕竟这是一帮职业经理人团队在经营,而且又是黄宏生出事后“临危受命”,这就必须要求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要在短期出业绩,这样才能凝聚人心。
目前来看,创维的这种营销创新看似投资少、见效快、回报大,但繁荣的市场表象背后仍难掩企业发展的内核缺失。任何的营销创新应该建立在产品和技术基础上,如果只停留于产品的应用功能创新,而非原创性技术,这样容易让企业的发展陷入产品概念的炒作怪圈中,更会为企业未来发展设置生长瓶颈。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李德俊教授告诉记者,这种模式只能是短期实施,长期来看必须要建立一套立足于原创性技术的产业链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