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视频网站开始竞相采购影视剧版权,上线各种剧场栏目,最近更因为版权问题而大打口水战……种种表象的背后,是各大视频网站在激斗“Hulu模式”――以美国视频网站Hulu为原型,一手买正版影视剧版权,一手卖贴片视频广告。“Hulu模式”让视频网站广告收入翻番,但同时也导致影视剧版权飙升,使视频网站经营成本大增,“Hulu模式”对国内视频网站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左拥Youtube右抱Hulu
美国两大成功的视频网站分别是强调“网友上传、分享视频”的Youtube和强调“正版影视剧免费看”的Hulu,国内视频网站基本上也是效仿这两种模式。自去年下半年竞相采购影视剧版权以来,国内视频网站实际上已或多或少地“Hulu化”。
3月31日,酷6旗下的“酷6剧场”上线,并宣称中国的“Hulu模式”正式诞生。酷6副总裁郝志中告诉记者,之所以把网友分享的短视频与影视剧等长视频分开,是因为两者的商业价值不一样。“目前广告主更看好长视频的贴片广告模式,长短视频混在一起不能很好地体现商业价值,”郝志中指出,目前“酷6剧场”已囊括了国内70%以上的正版影视剧资源,独立出来以后广告卖价也上涨了30%以上;不过他强调未来酷6将左手做Youtube,右手做Hulu,长短视频兼顾。
而3月29日刚上线测试版、由百度投资并立志做“中国Hu-lu”的奇艺网CEO龚宇也认为分享式视频内容的商业价值远远不如正版的影视剧。他指出,网友分享视频产生的内容参差不齐,广告销售不很理想;目前多家视频网站都在使用“Hulu模式”,这说明市场的认可。“影视剧的广告价值比短视频高出30%,甚至一倍都是很正常的”,龚宇更看好“Hulu模式”的“钱景”。
与酷6把长短视频分成两个独立的网站不同,优酷与土豆都在同一个网站中兼顾着两种模式,优酷有“优酷剧场”,土豆也有高清的“黑豆”。优酷CFO刘德乐认为,Youtube和Hulu两种模式并不矛盾,没有必要人为地将其分离。土豆网发言人陆洋则表示,短视频的商业价值不一定比影视剧低,广告主也希望在优质的短视频上投广告,关键要看视频的质量,而不是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