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各有优势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告诉《英才》记者,“大的云平台只有几家大公司可以做,微软将是其中的一家”。IBM中国开发中心CTO毛新生则说,“云战役就是这几个家伙的战役,IBM显然是其中的一员,而且是一个领先者。”
虽然微软、IBM等公司都认为自己会在未来的云端之争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要真正地实现云产业的布局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云计算=(数据软件+平台+基础设施)×服务,张亚勤用公式的方法表达出什么是云计算。从中可以看出,没有应用就没有服务,云计算也会仅停留在理论的概念上。
基础、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平台、应用、安全和管理——这是IT咨询公司BTC Logic将云计算市场划分成的7个领域。他们认为,由于亚马逊和IBM在其中的4个领域排在前5位,它们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而微软和谷歌却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排在首位。
各家IT公司对云计算的愿景大致相同,但对于实现的手段却各有各的做法。范承工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IBM、谷歌、微软的云计算模式,本质上是现有业务模式的延续。”
亚马逊、谷歌这一类互联网公司,它在云端的优势是应用;IBM、微软擅长于平台的搭建;EMC这一类做存储等硬件的公司,长处在云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IBM的核心业务是服务器、软件和全球服务。IBM此前推出的“蓝云”(Blue Cloud)成为此后推出的云计算中心及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的技术基础。2008年2月,IBM在无锡市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第一个云计算中心,这也是它在亚太地区第一个商业化的云计算中心。微软是全球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在云计算时代,微软提供给用户将是P a a 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2008年10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Azure操作系统,希望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一个“蓝天”平台。
今年,微软在中国启动了一项名为“城市扩展”的计划。9月,第一阶段包括东莞、青岛、西安、南京在内的四座城市的计划已经完成。
微软、IBM等都在积极地与各地政府及高科技园合作,建立云计算中心,并争取当地的一些中小企业客户。微软与IBM实施云计算解决方案时,本质都是把现有的软硬件技术迁移和扩展到云计算上,因此它们在中国进行本地化落地时,切入点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