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9日,苹果发布首款智能手机,在当年9月10日的销售就突破了100万台,这标志着iPhone奇迹的开始,同时也揭开了移动大时代的序幕。整个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智能手机销售量将超过笔记本销售量。据悉,中国有3亿电脑用户,8亿手机用户。根据推算,中国电脑用户,每天人均使用时间为3个小时,而手机用户则达到16小时。这14倍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正处在蕴蓄而出的时代,其巨大的潜力与机会为各种奇迹的变现提供了可能性。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相较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具有高便携性、强隐私性、应用轻便、触控技术可带来更全新的体验等特点。因此,对于个人用户、公司用户、集团用户及政府用户都将有莫大的帮助。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终端基础
首先,移动互联网要发展,终端设备商为它提供了设备支持。从智能机开创者苹果公司到诺基亚、黑莓、三星等,终端设备市场已呈现出多样化又互存共生的发展路径。智能终端设备与操作系统是天生一对。而目前市场上除了苹果、诺基亚、黑莓、三星等移动终端设备商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之外,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主要劲敌则来自于互联网企业,如今年业务呈现直线上升并超越了苹果,市场份额占第二位的谷歌Android系统。而如HTC等终端设备商则安心于设备的生产,不过最近有消息称,HTC有意尝试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比之于PC的操作系统,我们就会明白在未来新一波移动互联浪潮中,占得其操作系统市场将意味着手握移动互联网上下相关企业的生杀大权。智能终端目前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相对于中国8亿手机用户来说,其价格过高。若想抓住中国最大群体的智能终端的用户市场,手机价格必须降价。这也是为什么国产品牌智能移动终端能够占据中国大半壁江山的原因。
平台化发展
设备之上需要做软性平台,如何成就有价值的平台,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成败将决定手机终端厂商,传统互联网公司等企业在未来世界的地位。产品是浮云,将平台抓在手中才是致胜千里的利器,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传统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浏览器、操作系统都在做平台之梦。
移动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平台的开放与封闭之争,根据依思阅咨询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手机操作系统市场排名依次是诺基亚Symbian、Blackberry、谷歌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Microsoft。Gartner指出,Android智能型手机有通讯服务业者(CSP)的营销和手机制造商的支持,将带动Android在2010年底成为仅次于Symbian的第二大手机平台。我们可以看到google开放Android之后所取得的飞跃式发展。从手机制造商与消费者的认可角度来说,开放的谷歌都将拥有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也是中小创业者的机会。比如,创新工厂近期推出的点心系统就是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的二次开发。
在传统互联网领域的移动平台布局,也是暗潮涌动,从最近新浪微博炒得火热的互联网公司向移动互联网企业挖角事件即可管中窥豹。腾讯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百度身边等互联网公司发挥其原有的用户使用惯性优势,直接将桌面业务搬上手机等移动终端;新浪则依靠打造中国的twitter,大举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 ,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而阿里巴巴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日前也将浮出水面,具备优势的电子商务资源,强大的网络支付平台,以及背后若隐若现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令其无线互联网业务充满想象。在这里引人关注的依然是平台的开放与封闭这个话题。为产品运营者,内容运营者,本地化运营者打造更便利更开放的收益环境,将是平台角力胜负的关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