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商店的模式里,由于Apple Store的成功,业内基本都将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停留在付费下载的代收费分成上,而忽视了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因素对市场发展的需求趋势。因此,在目前国内的应用商店项目里,基本都是付费下载的商店模式,而鲜见有符合未来趋势的应用商店模式。
云应用模式实际并不陌生,Google与Facebook就是目前该方面的领头羊。Google的云应用模式,核心是Google的ADS。在Google推出的Android移动智能系统、Chrome及其它网络产品,ADS都扮演着维系着合作厂商、第三方开发者、用户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关键角色。
笔者所提的Mobile Market云应用模式,与目前Google所流行的云应用支撑体系有着相同的地方,也有重大的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为,都必须建立为各项应用服务与内容消费的结算支撑系统,并且是以云计算为基础。
不同之处在于,Mobile Market的云应用模式,更着眼于我国的IT与互联网产业环境及投资消费习惯,体现在将云存储、云计算等概念有效结合在一起,为企业与个人服务,实现从网络的硬件消费与数字应用消费的结合。
我国的互联网产业虽然发展迅速,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但总体上硬件基础设施薄弱,2010年互联网报告,我国的网民平均网速为100K,远低于国际水平。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唱网络主角的未来,加大网络基础建设,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质量是解决网络网速瓶颈当务之急之事。
在PC互联网时代中,行业组织通过在电信IDC托管、租赁等方式拥有自己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或者建立各组织内的局域网共享数据中心,这是十多年来我国发展IT与互联网的重要方式,投资成本高,组织的维护成本也高,由于硬件支持与软件支撑并不同步,一旦需要功能升级时,组织一般都需要重新规划网络,更新成本的高昂致使我国的行业网络应用滞后于以个人体验为中心的互联网。
在Mobile Market的云应用模式下,其中之一的特点就是利用流行的云计算与云存储概念解决组织的建网建数据中心问题。MM的云应用模式,将移动的IDC与云存储产品联系在一起,组织对象可根据自己需要的数字消耗需求,购买、租赁相应的云存储服务,建立私有云与公有云体系。
由于云存储为组织提供了服务器和空间之类的服务,购买服务的组织日常的硬件与网络维护的成本将转移到云供应商与运营商身上,从而极大幅度降低了自身的购买、组建、维护网络的成本。
而各地供应商与运营商,因地制宜的提供云存储服务,在网络上形成了以地方为点,可用城市WLAN与有线集成在一起的网络体系,一方面可刺激移动在地方性上的IDC与宽带投资,另一方面在投资同时形成消费力,有助于投资回转。
各地方性的私有云与公有云建设与消费,就形成移动整个网络内强大的云计算与云存储服务架构。
这一优势,恰恰是Google等门户在国内无法办到的。移动做为基础性电信运营商,利用这一优势,可面向组织性对象完成他们的网络转型、升级服务,从而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奠定下坚实的用户基础。
由于Google等网络巨头已经规划、投资、运营了强大的云APP服务,在互联网里,和他们比拼技术是非常困难,甚至在模式上容易步入模仿而被牵着走,不利于竞争上获得主动权。
Mobile Market的云应用模式,另一优势是发挥移动的结算优势,在云计算云存储背景下,主要为第三方供应商、服务商提供结算支付的云服务。
移动这几年一直做基地规划,在LBS、139、飞信、电子书阅读等网络服务上均有建树,但在产品上难以相互支撑,因此,不能集成为一个平台统一向市场服务。而MM的云应用模式可成就这方面的平台。
目前的LBS、139、飞信、电子阅读服务,可成为MM的云APP支撑,对外提供第三方插口,而内接MM的结算。
如一网络服务供应商,计划打造面向手机用户的社区服务,提供地方性相关的餐饮、旅游及相关电子杂志服务,他可以通过MM中心,完成以下事项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