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网吧市场呈现“四下降”、“四提升”趋势:网吧案件数量明显下降、网吧违规举报明显下降、网吧提案议案明显下降、网吧负面报道明显下降;网吧监管水平明显提升、网吧连锁比率明显提升、网吧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网吧行业形象明显提升。
不可否认,网吧连锁化有利于市场监管,成为解决网吧顽疾的一种途径。大力推进网吧连锁经营,逐步消除单体网吧不失为借助政府调控完成市场规范化的有效举措,同时还利于网吧产业朝着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然而,连锁网吧提出至今已多年,在一连串亮丽数字之下却难掩尴尬现状。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共有13.4267万家网吧,加入连锁业态的只有1.0972万家,仅占全国网吧总数的8.2%。
实际上,网吧连锁在很多地区只流于表面,放任式管理泛滥,距离真正具有凝聚力的连锁集团还差距甚远。“连而不锁”的尴尬普遍存在,强推连锁化多年并未真正使网吧行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另外,连锁网吧行业整体低迷、苦苦维持,甚至是有连锁网吧行业龙头也不得以剥离网吧业务,另谋出路。
遭遇连而不“锁”尴尬,呼唤模式创新
事实上,网吧依旧是网民的一大触网场所,承载近三分之一网民的日常上网需求,这也促使这种网络消费渠道将延续几年。但是,网吧衍生的各种社会顽疾,已到了非下猛药不可的地步。
业内人士认为,连锁的动机是好的,但目前的模式根本不成熟。其实,关于连锁模式的质疑声一直不断。反对者认为取消单体网吧易造成市场垄断,公权力不该过度介入市场行为,否则缺乏充分竞争反而不利于网吧服务质量的提升。
目前连而不锁的局面,不仅不利于网吧行业的长远发展,更可能因此抬高行业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因此,呼唤重实效与长效的创新模式已愈加急迫。
如何管理好连锁网吧是后续发展的关键。业内人士建议,在市场层面上,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网吧连锁化经营的监管力度,在监管过程中不仅要督促网吧在形式上进行连锁,更要督促其在内容上进行连锁。同时,主管部门还应加大对网吧非法经营的打击力度,为连锁网吧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在政策层面上,主管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打破连锁网吧经营的地区壁垒,使连锁网吧的直营店能顺利地进入各个地区。当然,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也是发展连锁网吧的重要举措。
面对网吧管理混乱的现状,“一刀切”式的途径肯定走不通,毕竟市场主体是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通过渠道覆盖提供多种差异化的增值服务,这是商业价值的优势所在。
另外,全国网吧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可忽视。有关负责人不表示,各地要加快本地网吧行业协会的建设,对已有协会,要加强指导,切实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行业自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