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做一家火锅店,这一切有点小题大做,找个职业经理人,看别的店从哪进货,如法炮制,难道不行?但贺光启的真正目的是快餐。当流程快起来,店铺多起来的时候,只有固化下来,细枝末节才能防止被忽略掉。
贺光启并不是第一个为实现中式快餐而努力的创业者。“快”和“标准化”是中式快餐的两大拦路虎,中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厨师就像艺术家,“大厨一跑,餐厅玩完”,而做快餐偏就要消灭大厨;中餐也是兴师动众的厨房工程,环节多,难立标准,快餐则需要供应链的流程简单,越复杂越容易出错,越无法提速。
“肯德基做一个汉堡只要5分钟,但是5分钟对于中餐来说下不好一碗面,也蒸不好一个馒头,而且菜至少要炒熟吧,红烧肉至少要烧出来吧!相比较,日式快餐都会容易很多,比如吉野家和味千拉面,烤物、炸物很多,还有生吃的,一刷酱就好。中餐的研发阻力太大了,”上海一家餐饮集团市场部经理魏然说,“先天的劣势,现代技术没办法弥补。”筛来筛去,有两种模式其实是特例中的特例:麻辣烫和火锅。“我觉得麻辣烫算有快餐基因,还易于外送。”但这种大排档形式又有点难上台面。**********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对于呷哺呷哺是否有对麻辣烫的借鉴一说,贺光启没有正面回答,“我们和麻辣烫肯定不一样。第一,麻辣烫如果有十种食材,质量上最多有两种跟我们持平,饮料、餐具可能跟我们差不多,剩下的会差很多;第二,无法持续加温;第三,口味掌握在厨师手里,选择性少;第四,没什么面对面的服务成分。”但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麻辣烫都在受到与呷哺呷哺类似定位的学生、白领的喜爱,这个业态的生存足以证明市场的空隙所在。
而考虑到火锅的三大支柱:底料、小料和食材,火锅完全有可能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无非是多一些量化标准,“你看电视里的中餐节目,放味精和盐都是‘少许’,不告诉你勺子多大,也不告诉你用几克。贺总在创业阶段主要是在研究如何将火锅中的各种东西量化。”呷哺呷哺企划部总监翟申说。**********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