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工具嫁接社交:Instagram
中国式效仿+创新:Camera360、乐么乐么
这是一款运行在iPhone平台上的拍照工具软件,可以将图片进行效果处理并分享至Facebook、Twitter、Flickr或新浪微博等平台上。迅速席卷苹果手机客户端,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100万以上的用户。
在Instagram深入人心的时间段,中国涌现出一批效仿者,但很快所剩不多,目前在此方面还能保持人气者,如Camera360、乐么乐么等,专注于对拍照工具本身的优化,提升用户拍照体验,或多或少放弃了对社交性的追求。
被其他应用吸纳的大机会?
刘二海: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
图片是一个大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其一,通过图片了解世界,符合人的习惯。苹果一直是在图像、声音、视频等相关领域的领跑者。Mac计算机的图形界面,iPod音乐播放器,iTune音乐、视频下载播放,直到近期Siri个人语音助理,可以看到,苹果非常关注人与机器的自然交互方式。图片也是苹果中非常重要的应用,近期iPhone 4S照相机像素提高到800万,Mac系列电脑中都可安装iPhoto、iTune。
其二,图片包含丰富信息量,可快捷地传递信息。电子杂志是个例子,人们喜欢杂志这种展示方式,有人就出来希望做成独立的电子杂志公司,但在国内国外都一直没有发展得非常好,原因是随着图片的普及,网络本身就已经杂志化了。单独的杂志公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三,社交会是各种应用的基础。信息会通过社交关系进行传播,一张图片、一段文字,往往代表了人们的观点、情绪。
进一步的问题是:图片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机会吗?是否会被其他大的应用吸纳进去?
最有可能吸纳照片应用的是社交网络。图片在新浪微博、Facebook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组织形式上,微博是文字优先,图片作为辅助内容。Facebook上有个人照相簿,也可以自己上传照片到展示墙上。在展示墙上,照片会突出一些,下面跟着好友的点评。与此不同,新兴的图片应用基本都是以图片为核心,利用社交网络的社交关系进行传播。如果社交网络改变或增加图片的表达形式,可能会对这类网站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与操作系统会将一些基础应用吸纳到体系中是类似的。
社交之外,静待其他玩法
庄明浩:经纬中国投资分析师
图片绝对是个有很多玩法的大生意,商业化应用也没有被完全开启,以前有人做摄影论坛、图片买卖、壁纸库,影响力不大,而在今天被频繁讨论,主要是因为和社交搭上了。
拿Flickr和Pinterest比较,Flickr在中国不火,在美国的风头现在也日渐黯淡,因为本质是个图库,没什么社交基因;Pinterest一出生就是奔着社交去的,借用微博的逻辑,让用户去频繁地关注、分享、评论、转发。基因决定未来的走向,一个是“Web1.0”,另一个是“Web2.0”,内在天壤之别,越做越发现路线不一样,反正投资圈几乎已经不再关注“Web1.0”了。而且蘑菇街、美丽说真的是中国式、淘宝式创新,为什么那么多人投资?因为他们出来的时候就是奔着购物去的,看到Pinterest的形式,把产品形态变了一下,这样的女性购物讨论社区,又是Copy美国的模式,又能挣钱,故事很美好。我看最早模仿Pinterest的堆糖也很隐蔽地加上导购图片了。
但不是所有模式都能往社交上转,我们投资的一家拍照工具曾经想过社区,后来决定做纯工具,因为拍照和图片是两码事,Instagram的图片是拍的,Pinterest的图片是在网上找的,对Instagram来说,拍照工具只是他们的亮点,社区才是他们的目的。而中国人还没有拍照片的习惯,大家生活也没那么精彩,拍照软件也许只能像美图秀秀这样,从专业化工具向平民化工具转化,难以达到Instagram的影响力。
以前还有人做过图片搜索,那个技术非常难,说明想要研究图片生意还是有壁垒的。我认为对于某个应用,当你的技术达到人们对这个技术期待的时候,才会大爆发,技术实现后你还要想如何与目前互联网上惯有的商业模式去混搭。收广告费有很多方式,和电商这个大产业扯上关系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跟用户收费,一旦你收费,腾讯、360就会出个免费的灭掉你。未来的商业模式没有什么局限性,我们拭目以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