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跨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在中国因产品质量等问题频频被曝光,但这并未妨碍家乐福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同为跨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却以203家店的规模创造了远超沃尔玛271家店创造的年销售规模,单店年销售规模超沃尔玛6000余万元。
这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最新发布的“2011年中国连锁百强”透露出的信息。其中,大润发仍然稳坐纯卖场类公司销售冠军,紧随其后的则是家乐福与沃尔玛。
摒弃家乐福与沃尔玛在中国所制造的各种“门”事件,仔细探究它们的制胜之道才是国内同业者急需做的功课。
难以复制的大润发
尽管已与欧尚捆绑上市,但大润发依旧独立核算了去年的门店数和销售规模,并且继续独占鳌头。
根据百强榜单,大润发去年门店数185家,年销售规模615亿多元,单店年销售规模约3.3亿元;家乐福去年门店为203家,年销售规模451亿元左右,即单店年销售规模约2.2亿元;而未计入好又多的沃尔玛去年门店271家,年销售规模430亿元,即单店年销售规模约1.59亿元。
以此可见,大润发比家乐福年销售规模多出164亿元,而单店年销售规模更超过家乐福1亿多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大润发的门店却比家乐福少了18家。
“大润发的成功是很难复制的,首先是选址扩张,与业内很多对手不惜一切抢夺地盘不同,大润发的理念是谨慎选址、宁缺毋滥,假如评估报告认为该地区不适合开店,则不会去争夺,但很多同业者是宁愿亏本也要占地,这导致他们的新开门店多年难以盈利,而大润发门店的盈利能力一直比较稳定。不过对于确实有潜力的地盘,大润发也很愿意砸钱。”大润发内部人员透露,大润发曾经与家乐福争夺一个商业项目,最终以极高价格击败家乐福。
另一点则是难以复制的供应商管理。
“一直以来,行业内的零供关系都不好,焦点集中在收费和结账缓慢。大润发基本没有太多乱收费项目,最关键的是我们结账很快。在行业内,账期通常是3个月,其实很多供应商经常半年都拿不到货款。但我们基本上少于账期就结账了,有些热销货品,当供应商刚刚将货送到门店时我们已经开始结账了,这相当于买断,为的是给供应商一个放心,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大润发人员还曾经背着巨额现金去采购一度紧缺的大米。在此方式下,大润发获得了低售价高销售额的效果。
“我们与各大零售商均有合作,相比之下,大润发的结款速度最快,且每天都会将销售明细数据给我们看,最透明化。”有一位生鲜类供应商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反映,其他零售商即便了解大润发此举,也不愿意学习,因为积压的货款对零售商来说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