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商业模式→新闻
    


2015年玩转互联网金融的六大模式


cye.com.cn 时间:2015-1-18 23:38:25 来源:虎嗅网 作者:何泱子 我来说两句

和一年期一样,关于P2P行业的各种方向性监管意见仍然不断出现,可明确的法律法规就是不出现,让整个行业仍然无法和“非法集资罪”彻底划清界限。
2015年互联网金融六模式

2015年刚刚开始,一起展望下互联网金融这个年轻行业的未来。

如果说2013年底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企业和资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风口,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可真是火力全开玩命投入。同时,在2014年第三季度,互联网金融的标杆产品余额宝第一次出现规模下降,可以看做这个行业蜕变的重要节点。荣耀和光芒从余额宝和货币基金身上褪去,散落到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去,现在终于可以肯定互联网金融这个新词不会像“互联网思维”一样成为难以明确内涵的笑柄。

以下是我认为会在2015年有进展的六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托互联网快速迭代迅猛发展的福,它们是风口还是悬崖很快就会见分晓。

一、集火手机支付的第三方支付

当支付宝通过PC端收费的做法把用户引导向手机APP支付宝钱包的时候,可能未来方向还有疑问;当苹果扔下iBeacon推出Apple Pay之后,所有人都会明白支付的未来在手机这个终端上,不管是银行卡还是PC端,商业价值最高的消费行为都会慢慢被手机这个移动支付怪兽蚕食掉。不能占领手机,支付就没有未来。

曾经热闹非凡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会出现金融领域少有的自然垄断,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没有能力独自参与这片残酷红海的竞争。

支付宝牢牢掌控着中国网民的消费行为,这从2014年底的十年账单秀中就能看出,如此惊人的数据积累无人可以撼动。可微信这款超级APP又在掌控所有人的手机使用时间,即便走下神坛,也没有厂商敢肯定微信不会突然把自己代替掉。2014年的微信红包突袭没有对全局产生什么大影响,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在上升;可是反过来看,没有微信群的社交关系链支撑,其它产品对微信红包不会产生任何威胁。2015年,支付宝的全面推进和微信支付的单点进攻之间,我认为结局仍然和2014年差不多: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之间难有重大格局改变,只是这两家身边的竞争对手们日子会更加难过。老大老二打架,必然是老三老四遭殃。

至于Apple Pay,这个根本不留存交易数据只提供交易通道的模式,从理论上说具备改写竞争格局的能力。可是从银联和银行的反应速度来看,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支付宝和微信账户直接可以登陆Apple Pay,传统金融机构的账户继续被互联网架空。

关于巨头们死磕支付,最令人向往的场景还是打车软件之争,如果没有考虑到两位干爹背后抢夺移动支付用户习惯的价值,区区打车软件不太可能具备如此烧钱的实力。今年打车,你猜是少花钱、不花钱还是能找机会挣点钱?

二、等着另一只靴子落地的P2P

曾经预计2014年下半年会有明确监管规则和行业洗牌的P2P,就这么提心吊胆迎来了2015年。和一年期一样,关于P2P行业的各种方向性监管意见仍然不断出现,可明确的法律法规就是不出现,让整个行业仍然无法和“非法集资罪”彻底划清界限。

所有人都知道P2P这个行业已经太拥挤了,大量资本同时进入让P2P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根本无需考虑怎么盈利、怎么风控,只要能把网站架起来,就有敢给高收益的资产找上门,也有敢博高收益的用户拿出真金白银。

这样的乱局并不能靠自律得到改善。可以预见,2015年进入P2P领域的企业会越来越多。按常理说,P2P的直接融资模式与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两者不该有直接冲突的机会。可是在中国,银行仍然是最大的金融资产拥有者,之前的信托、券商等都曾承担银行资产通道的角色。P2P行业的资产规模仍然太小了,就像五千亿之前的余额宝曾显得永远不会遇到增长瓶颈一样,必须达到足够的规模才能看出P2P模式未来能走多远。

尽管包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在P2P上的尝试都暂停下来,在2015年银行与P2P的关联还是会越来越多。例如近期中信银行与宜信达成的资金托管协议,是第一次银行介入P2P资金托管。一旦这个领域有明确监管法规可以执行,能否找到大银行提供资金托管信誉背书会立刻成为P2P行业洗牌的起点,现在依靠P2P业务小型第三方支付更会遭到灭顶之灾。

三、借力风口起飞的流量贩子

很多号称是互联网金融的项目,说的好听一点是互联网创新金融渠道,但实际上就是一群流量贩子罢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门户网站们纷纷做起理财和P2P的生意。不方便点名,但是这些靠新闻发家的网站究竟有什么做金融的实力呢?归根到底,这样做无非是把手里的流量变现而已。同样的门户广告已经导流作用日渐萎缩,那么把做新闻树立的牌子和拥有的流量导入自己品牌的理财项目中去,绝对是利益最大化的高明选择。

在2015年,这样打着“理财”旗号把各种资源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变现的行为会越来越多。门户网站可以卖牌子卖流量,小网站和APP可以直接代销有返点的理财产品,各种公司资源都可以投入这个就算不盈利也可以立刻有大量现金流入的行业搏一把。

新浪微财富为五千多万坏账兜底说明整个行业风险很低吗?恰恰相反,刚性兑付只会让风险更加集中,咱们在2015年一定可以看到母体与债务巧妙切割的案例。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