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到守业
新东方早期的发展是异常艰难的,冬天漏风、夏天闷热的教室,有限的几个老师,时不时地来自其他培训班的威胁……俞敏洪以前在北大教书时想都没想到的事,全都发生了,他从一筹莫展到开动脑筋,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学会了怎样营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怎样去辨识各个地方和部门的潜规则、怎样与各种人打交道。“被逼创业”的结果只能有两个:要么一无所有,要么大获成功。而新东方,在俞敏洪的小心呵护下,逐渐成长,当他不再为衣食发愁的时候,他开始思考新东方的使命和未来。一个宏伟的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计划产生了,但是俞敏洪也感到了一个人力量的有限,他开始召唤当年的朋友们。出于北大人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他们走到了一起,形成了新东方的核心团队。他们共同的努力,使得新东方这所当时只有十几名学员的学校占据了目前北京大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达35万人次,并在上海、广州、武汉、天津、南京、扬州、西安、深圳、多伦多等地设立了分校,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外语培训机构。多年来,新东方追求卓越的精神与独特的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新东方”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而蜚声海内外。
谈到新东方的今天,俞敏洪不无骄傲地表示:经过十年的开拓,新东方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说,从单纯的创业走向创业与守业的结合。2004年到2014年将是新东方获得更长足发展的一个时期。在取得今天巨大成功的同时,俞敏洪对于创业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经验。
创业首先要做好一无所有的打算。俞敏洪说,人总是有惰性的,如果可以找到安逸的生活,很少会有人敢于冒险去创业,即便是他自己,如果不是由于当年北大对他的批评,也不会硬着头皮辞职创办新东方。只有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人才能竭尽全力,但是也要想好后果。
创业的另一个必需的素质,就是有值得尊敬的人格和人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与人为善。俞敏洪对这一点有切身的体会,他始终坚持:人要在保持自己的人格和人品被尊重的前提下,具备理解和控制人性中恶的一面的能力。他很赞同西方法律体系中关于“人性本恶”的假设,并且坚持认为必须有一套合理的制度来限制和防范人性中的恶。一个未必恰当但很生动的例子就发生在新东方:创业之初的伙伴在新东方日进斗金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自己的分成,逐渐产生了利益的纠葛,由于以前没有一套机制来规定剩余利益的归属,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俞敏洪不愿看到新东方在名声日重的时候因为内部的矛盾而衰落,为了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邀请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入驻新东方,为新东方提供改进机制的方案;同时他自己也广泛地阅读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书籍和相关的法律文件,最终确定了一套新的机制来协调利益的分配并改革新东方的公司结构,这套方案得到了董事会的通过和大家的赞同。内部的危机终于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但是俞敏洪坦率地说:在创业之初,他并没有想到新东方做大之后同伴之间会因为利益问题出现纠纷,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些相关的机制定好,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问题。尽管问题解决得很好,但是俞敏洪仍然感慨制度建立的重要——毕竟人是变化的,而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说到这里,俞敏洪又强调不要介意吃小亏。在小事上吃亏,但在大事上不糊涂;在小事上吃一点小亏,但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做更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别人会更加地信任你和愿意帮助你。
俞敏洪强调,创业者还要有稳定的情绪,他说:情绪稳定胜过一切,如果领导者的情绪变化在周围人的意料之中,则他们可以安心地跟随你而不必提心吊胆。新东方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被俞敏洪直接地斥责过,也没有人担心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俞敏洪会陷入极度的情绪波动中,在员工眼里,他总是温和而不失激情。在董事会成员面前,他是有智谋有威信的。这使得大家愿意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是对俞敏洪的不当行为的指责而不担心被炒鱿鱼,这使得新东方的每个人都有动力花心思让新东方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促成创业第一步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创业者本人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或行业中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威信和说服力,才会有人追随自己。俞敏洪又提到新东方创立之初,他之所以可以召集一班老师把新东方的出国考试辅导做到最好,是因为他本人就是搞出国考试辅导出身的,“就算老师们想撂担子,大不了我自己上讲台教嘛”,对于这一点,俞敏洪十分得意,在当时所有的老师里,他教得最好,所以在与老师们谈薪酬的时候,他具有更高的说服力。正是他个人在这个行业出众的能力使老师们甘于跟着他创业的。
当然,有了好的老师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买帐,但是在当时辅导班林立的情况下,怎么能让大家知道新东方的存在呢?俞敏洪冥思苦想,终于有了一个好办法:开免费讲座,让更多的人认识新东方。几十场免费讲座下来,新东方有了最开始的名气,也有了一定的生源。俞敏洪本人也愈加认识到“营销”的重要。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成功地营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才是获得认可和成功的途径。从那以后,俞敏洪开始运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来营销新东方这个品牌和它的各种产品,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正是基于这点,他始终强调创业者要有营销的意识,并在实践中提高营销自己和产品的能力。
文化制胜,追求卓越
创业的经验当然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追求,企业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终极目标。今天的俞敏洪,不但是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而且担任着海淀区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务。他的新东方也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简陋的培训部了。俞敏洪的目标,从当年的谋生,变成后来的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直到今天的自我实现和做好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东方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追求卓越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向着兼容东西文化的精华、为国家和人民寻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而前进。
俞敏洪是一个地道的北大人,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看到了奋斗的激情和勇气,看到了忧国忧民的思绪,有这样的信念和追求,相信新东方将有更长足的发展,校友的成功之路将引导更多北大青年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