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们对于2009年下半年公司人如何进行投资的建议。像以往一样,《第一财经周刊》每隔半年会收集多个银行和基金的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并综合自身看法,对投资情况作出比较浅显的描述和预测,希望对公司人的投资会有一定帮助。 经济:通胀和通缩
经济形势是通胀还是通缩局面,这对公司人的投资选择非常重要。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作出过通货膨胀期间的投资建议,也作出过通货紧缩期间的投资建议,这有点令人难堪,但是真的,世界经济似乎摆动在这两种剧烈的情况之间。
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CPI和PPI都呈现负增长,上游企业生产过剩状态明显,就如同中国的某位财经高官所说的,我们大部分的行业都供过于求。
但是从去年宣布4万亿刺激经济的基础建设投资计划以来,政府开始期望商业银行贷款,在今年第一季度,共有4.58万亿元贷款流出银行,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新增贷款的总额,这种经济刺激使中国流动性急剧扩大。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半年中国经济在进出口不利的情况下内需继续增长,这大大降低了经济大幅减速、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走出衰退的经济体。
但是流动性急剧扩大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信贷过度扩张的直接后果是通货膨胀。中国上半年的信贷扩张过快,实体经济无法容纳突然增加的巨额新流动性,而银行又不愿贷款给下行周期中的工业项目、出口行业或中小企业,导致热钱急剧增多,今年下半年很可能出现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
面对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问题,货币政策会出现两难局面,今年下半年央行很可能对流动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紧。 股市:"V"或"W"
在2008年底的测试中,有55%的基金经理认为2009年中国A股将由"熊"转"牛",真不容易,他们总算说对了一次,至少在上半年看是这样的。
就像前边我们说过的,2009年上半年,中国信贷量猛增,而猛增的信贷量并没有完全进入实体经济。例如,在第一季度新增信贷额为4.58万亿人民币,而其中1.8万亿元是短期信贷,相信其中有不少一部分进入了资本市场。
在中国上半年企业数据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中国A股指数却上涨了40%多,这让一部分年初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公司人赚了不少钱。但说实话,这种增长速度有点太快了,但是由于资本市场赚钱效应对扩大内需的提振作用,政策当局料想将在不过分打击市场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在6月到7月间重新开始IPO还是比较适度的,将要在7月份开始的创业板市场也将分流一部分原来A股市场的资金。在今年下半年,信贷口径可能会适度收紧,这对A股快速上涨都能起到制约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