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起,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则由“适度宽松”回归到中性定位的“稳健”。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钱袋,做好理财规划?
>>焦点解读
不会过分紧缩
2011年实行宽财政与紧货币配合,宽财政意味着信贷的增加,无法彻底紧货币。从历史经验看,货币政策恢复常态并不意味着紧缩,而意味着不断调整政策保持经济的稳定。这是2008年以来中国处理经济危机的常态。2008年年初的从紧转变到年末的宽松,2010年从年初的适度宽松到年中转变为稳健,到2010年年中以后货币已经收紧,银行间拆借利率与民间拆借利率越来越高。
明年将加息
明年央行将继续回收过剩流动性以防通胀加剧,新一轮加息周期或将到来,但货币政策转向料不会对股市、楼市造成明显冲击。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显示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目前市场各方机构和专家普遍预计明年新增信贷规模将从今年的7.5万亿元降至6.3万亿-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5%;全年加息三次左右,存款准备金率仍将上调。多数专家认为,2011年的货币政策较前两年稍显紧缩,但相对于经济增长常态来说基本适中,能够保证经济增长的正常需要。
物价暂不落
通胀治理是个世界难题。客观上讲,2003年以来,我国的货币口径是“宽”的。特别是2006年以来,每年经济中被注入的货币净头寸都在1.5万亿元以上。今年5月份由于欧债危机加剧以及对国内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央行三季度在公开市场净投放头寸9470亿元,加上6月19日“汇改重启”,外汇占款猛增1万亿元,因此造成投放的净头寸增加了1.9万亿元之巨,货币环境极宽。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被推高,资产泡沫化严重。金融研究机构银率网分析师表示,政策本身要保持一个连续性,不能收过头,所以明年可能还要忍受通胀,整个物价还会高位运行。
>>投资建议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所长罗志华表示,在通胀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应该更加重视所配置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通过保持所配置资产的流动性,可根据情势和机会将持有的资产池进行自由配置和转换,以提高收益率,规避通胀和央行加息的双重影响。
银行理财
短期产品灵活自如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起点不高,除部分高风险结构性理财产品外,投资风险相对股票、基金、私募等权益类投资品较小,比较适合于普通投资者。
明年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罗志华建议首先可以选择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短期产品、滚动式产品、开放式产品代替活期存款;其次,可以选择间接挂钩物价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如挂钩消费类股票、挂钩医药类股票、挂钩石油价格等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说来这类挂钩标的在通货膨胀背景下都有不俗表现。
中行高级理财师表示,如果您的钱还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或者是短期内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话,可以选择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如货币型基金、银行的人民币短期理财产品等。这些短期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期限短、本金安全、收益比同期存款高、流动性好。
建行专业理财讲师也建议,市民可以拿年底闲置资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尤其是在加息的情况下,短期理财产品比较容易操作,可根据需求灵活进出市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