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去这些消费,谭先生和妻子的婚戒、婚纱摄影也花去了不少钱。男女两边的钻石对戒是跑了好几家珠宝店挑选的,一共1.5万元。除了钻戒,谭先生家还给女方准备了其他首饰,一套铂金镶钻的项链、耳钉和手镯,价钱分别是6500元、2100元和1800元。不过,谭先生拍婚纱照倒是从简,只花了5000块钱,他觉得婚纱照虽然有纪念意义,但往往把人照得没有了以往的面貌,不如以后旅游时多照一些生活类照片。“再加上其他杂项,一共花了23万元。由于结婚当天收到了10万元礼金,这样一抵消,净亏损近13万元,这可是在一天时间内损失的金钱,得好几年才能挣回来。当时,总想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让妻子觉得幸福,在来宾面前也有面子,现在想想真是没有必要,好好过日子才是最为重要的。”
记者手记
结个婚花去数十万,这并非个案。婚礼本是充满了民族风俗的,如今的婚礼却处处是商业味儿。事实上,当前婚礼已成了一项可观的产业,从酒店订宴席、婚庆礼仪策划、喜铺买糖到拍摄婚纱照,每一项花费都不菲,而当前社会对婚礼档次的追求正在膨胀,婚礼开销就这样“水涨船高”了。
谁都希望有一个难忘的婚礼,不过不要为了去和别人攀比而追求昂贵的婚礼,最终是白白花了冤枉钱。“结次婚瞬间变‘负翁’”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刹那的辉煌不值得去透支未来的家庭生活。婚礼要理性对待,量力而行。不一定花钱多就办得好,只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新意,就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婚礼。
虚荣型消费之五 盲目升级住房 不堪房贷重负
自2010年以来,楼市调控持续深入,正悄然改变楼市消费格局。以往,在全国各大城市,对住房有刚性需求的首次置业者,不仅是楼市的一支生力军,也是一股中坚力量;房价高涨下,楼市投资也是火热不断。而本报曾做的调查显示,改善型购房逐渐超越投资型购房和首次置业者。在记者的采访中,市民改善住房在于提升生活品质,但有部分改善住房的市民过于激进,反而使自己从小康之家一下变成“重症房奴”。
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张女士,在经过两年多的犹豫、观望后,去年底终于下定决心贷款购置了一套100平米的住房,用她的话说:刚性需求,不得不买。张女士在2006年结婚时,购买了一套50平米的独单,当时夫妻双方家庭条件一般,无力拿出更多的钱来购置大户型住房,不得已之下买了这套老房子。“其实,从我住进那套老房子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要尽快买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朋友们的住房面积都比我的大,我必须尽快追上他们。尤其是女儿也逐渐长大了,也该有一间她自己学习、起居的房间,这房说什么都得换!”
张女士表示,她询问银行后得知,由于之前的住房有贷款,这套新购的100平米住房要算“二套房”,也就是说她需要交纳50%的首付款、1.1倍的房贷,虽然购房成本高出不少,但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为了让自己住得更“体面”,再贵也值得买。不过,张女士在搬进新房不久后,便逐渐体会到冲动换房的负面影响。“我和丈夫都快得房贷焦虑症了,每月6000多元的房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每到发工资的时候便特别焦虑,主要是怕公司延误发工资,这样房贷就成了问题。家庭生活质量也大幅下降,以往每周都带女儿去游乐场玩,现在是尽量说服女儿别去;以往一家三口经常找个有品位的餐馆去消费,现在基本不再去了,每天三顿饭也是精打细算,一切都是为了房贷。”张女士现在很是后悔这次换房决定,她觉得再缓一到两年,多攒些首付款,房贷压力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大。
记者手记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这个故事在本世纪初广为流传,故事包含的意思是中国人观念落后不懂得超前消费贷款买大房子享受。一位研究房产市场走向的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居民这些年超越经济实力大量买房和买大房与此类宣传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其实是被“美国老太太”忽悠了。
贷款买房,正如美国老太太所说能够提前住上大房子,这符合经济学中“将未来收入提前变现”的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关键就在于购房者能不能理性消费。举例来说,一个月入4000元的家庭,用20年还40万元的房贷是非常勉强的,按照目前的房贷利率来计算,首套房每月需还款3400元左右,这个家庭会因住房问题而牺牲其他更重要的规划,比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但如果一个家庭月入1万元以上,那么这样的贷款还不至于给家庭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实际收入并没有预想得那么理想,做好两三年的缓冲准备金有其必要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