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票私募基金的重要补充,债券私募基金凭借其具备的低风险特征,在2011年下半年的弱市行情下开始备受追捧,私募公司也将此作为争取市场份额的突破口,不少原公募基金的大佬“奔私”后专门做起了债券型私募基金。
债券私募发行升温
根据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统计,债券型阳光私募基金从2008年开始初现端倪以来,市场反应始终不温不火,而从2011年11月起,发行明显加速,尤其在2012年,债市愈发升温。截至7月10日,今年债券型私募基金发行总量已超过2011年近5倍,达到81只,其中,结构化债券型基金更高达2011年发行量的9倍,超过60只产品。
格上理财的张彦认为,债券型阳光私募基金的火热主要源于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低迷预期及A股市场的疲弱走势。2012年的中国尚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中,持续低迷的企业业绩与不见放缓的扩容速度对股市产生多重压力,加上动荡不安的外围市场加速恐慌,致使众多风险厌恶型投资者逐渐远离实体经济及股票市场投资,从而转向债市避险。
具体来看,债券型私募每月发行均直逼去年全年总量,且各月发行间的波动变化明显呈现出与大盘负相关的特征。如4月沪深300指数上涨6.98%,创年内月涨幅新高,5月债券型阳光私募发行则相应走弱,为年内低位(9只);而6月大盘下跌6.48%,7月债券型基金发行则有所抬头,截至7月10日,债券型阳光私募基金发行8只,已达到6月全月发行量的2/3。
公募大佬转做债券私募
北京佑瑞持投资为此次债券型私募信托产品的爆发贡献了主要力量。佑瑞持是由原景顺长城明星基金经理李学文执掌,从去年11月末成立第一只债券型私募产品佑瑞持1号至今,佑瑞持投资已经累计成立21只债券型阳光私募产品,募集总规模达26.33亿元。尤其是2012年1月,佑瑞持投资同时成立了12只债券私募产品。借这波债市行情,目前佑瑞持管理规模已经超过50亿,其中绝大多数均为债券产品。
在去年,原公募界“固收大佬”杨爱斌毅然选择了离开华夏基金,“下海”成立了自己的阳光私募公司鹏扬投资,专注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今年2月17日,该公司首只产品——鹏扬1期正式成立,目前回报率已经达到5.37%。第二只产品已开始募集。“目前债券市场正处于一个机会仓,债券市场在降息预期兑现的过程中,会迎来非常难得的投资机会。”杨爱斌表示,今年随着物价和经济的下行,政府的政策在逐步的放松,市场流动性在改善。今年只要流动性在逐步放松,股债都有机会,相对来说债券市场的机会更确定一些。
除杨爱斌外,在债券投资方面较为突出的还有江晖,其执掌的星石投资,近些年则通过更为灵活多变的投资方法,依靠在可转债、银行间市场债券的投资、套利等操作方法,获得了低风险的稳定回报。
平均收益率空间收窄
今年以来,债券私募的发行量虽大幅上涨,但预期年化收益率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根据格上理财的统计,今年1月、4月是债券私募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时期,达到5.8%左右,而从4月到目前,平均收益率一路下行,当前仅在4.9%左右,下行仅1个百分点。
张彦认为,由于债券型基金主要投向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期票据、7天利率互换工具、银行存款等投资工具,其收益率水平受利率影响极大。2012年以来,CPI的下行趋势基本确立,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而解决暴露的经济增速放缓等问题则在“稳增长”的精神指导下,成为下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使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日益增强。虽然在降息预期兑现的过程中,债券由于利率固定的优势,会迎来短期投资机会,但就中长期而言,尤其在两次非对称降息之后,远期利率逐渐降低,债券型基金也难逃收益空间缩窄的命运。
虽然整体的平均收益率下降,但债券型阳光私募中也有部分基金收益相对较高,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到10%-15%左右。张彦透露,此类基金多采用杠杆操作,如利用质押式债券回购放大资金倍数。而受实体经济及投资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质押式债券回购的收益率也受到波及,出现一定回调,同时,为了降低风险,对私募管理人考量融资企业资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更高。由于其收益率会受到宏观政策及经济的影响,不可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尤其对于采用杠杆操作策略的债券私募,对其私募管理人的要求则更高,投资者在投资高收益债券私募时仍需谨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