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划算的美国投资移民“买卖”,并非所有的项目都是馅饼,有些甚至是陷阱。
蛇年新春伊始,美国投资移民(EB-5计划)的一颗“地雷”被引爆。2013年2月6日,北伊利诺伊州地区法院受理了美国证监会对芝加哥会议中心提起的证券欺诈诉讼,美国证监会并要求法院冻结该项目的所有资金。
自此,这场被称为美国投资移民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落幕,超过250名投资人通过该项目的移民之路已彻底断绝,投资人接下来能做的,只是立即追回投资款,以免蒙受巨大损失。
就在不久前,该项目的主要推广方还在通过宣讲会、短信、网络、专访、电视等全方位的广告攻势向众多有兴趣投资移民美国的人们全力推荐这一项目。
中国的移民中介公司也对该项目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推广,该项目的投资人也以中国人为主。美国专业律师网站法佑网披露称:为了向499名投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3亿美元资金,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给中介的代理费用高达4.5万美元/人。
这背后,则是2010年~2012年,投资移民潮席卷中国的三年。
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大陆投资移民申请人共有772件获得移民签证,占2010年美国投资移民签证发放总量的40.9%,第二位的韩国百分比仅为15.6%,不及中国的一半。
根据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该国投资移民申请总共为3463件,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达2408件,占总申请的69.5%,为美国提供了12亿美元投资。
2012年提交美国的投资移民案总数为7641件,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为6124件,占总申请的80%多,为美国提供了30多亿美元投资。
正因为这样的强劲势头,美国的投资移民项目在近年来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一时间,五花八门的广告词铺天盖地、扣人心弦、动人肺腑。直到芝加哥会议中心的投资移民项目被提起证券欺诈诉讼,那些繁花似锦的投资移民广告语言背后的真相和事实才逐步浮出水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过去三年来在中国大力推销的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进行排查发现,有些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远非某些移民中介所介绍的那样“安全”、“可靠”。
而对于一些美国投资移民项目而言,不仅项目的公开资本结构里存在猫腻,移民公司往往还会利用法律和制度的漏洞,与潜在投资者玩“区划游戏”,同时,设置“租户就业”陷阱也大行其道,托管账户亦可能暗藏杀机。
亦因过去几年中国投资移民的剧增,美国国务院提出从2013年3月起,将实施投资移民的国家限制,即每年给中国提供有保障的700个名额,其余名额要在其他国家用不完时才能分配给中国。
在美国移民项目鱼龙混杂之际,美国国务院将投资移民的大门对中国投资人关窄之举也许并不是坏事。
陷阱一:证券欺诈
所有的骗局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2月6日,美国证券会起诉芝加哥会议中心违反了3项证券法规定,“以欺诈的方式出售证券获取了1.45亿美元的投资款和另外1100万美元的管理费”。
起诉书称,被告以“刻意误导和虚假信息骗取了超过250名外国投资人的资金”,其私募招股书中的“项目价值评估为人为捏造”,资金保障“子虚乌有”,被告已经将“超过90%的管理费挥霍一空”,“1.45亿美元的投资款也面临被挪用的风险”。
而此前,该项目的推广公司在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介绍中总结了五个优势:(1)芝加哥会议中心是全球唯一的零碳环保酒店会议中心,收入高,运营成本极低;(2)作为高端酒店来说它的营利率门槛非常低,这个酒店达到42%的入住率就可以开始盈利,基本上可以抗拒任何今后美国经济不好带来的财务风险;(3)这个项目将保障每一位投资人获得绿卡。完全不存在投资人不能获得永久绿卡的问题;(4)这是一个政府对投资保障作出承诺,并由美国“地位仅次于高盛、排名第二”的Loop Capital投资银行保证资金完全到位;(5)完善的退出机制,如果到了第五年,整个项目不管到时候进行到什么程度,投资者都可以自由退出。
项目推广公司声称,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被州政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作出的五年后的保守估值将超过EB-5投资额的6倍,因此,以全部资产作为质押的该项目是最安全的EB-5项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