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网站的“超市模式”
尽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由于中国网民们更习惯享受免费互联网服务,这使得大部分婚恋网站只能采取免费会员策略来吸引用户,聚拢人气。
相比较而言,国外同类网站大多是以收取会员费为主要赢利手段。全球最大的交友网Match.com靠会员收费就创造了20亿元的年收入,另一个网站eHarmony注册用户700万,付费用户占20%,每月每个会员交费49.95美元。
外国的成功案例让苦寻盈利的中国网站看到一线曙光,一些网站甚至也推出类似的会员打包式套餐服务。但郁闷的是,收入虽然有了,网站人气却在下跌。国内婚恋网站收费运动纷纷遭遇挫折。
据许馨月透露,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并经过各方市场调查分析,嫁我网才提出了推行超市式经营的想法。但计划在2007年年底实现盈利,成为国内婚恋网站的第一品牌。
“区别于如同主题公园门票般打包式的会员制度,我们提供的空间更像超市型模式。任何会员登陆网站都不需购买门票,而是免费注册后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服务。”许馨月介绍道,“这样的好处,就是用户有权选择付费或免费的产品。就像超市一样,他们可能满载而归,也可以饱览而后空手而回。”
越来越多的网民也在接受为网络服务“埋单”的观念。据艾瑞资讯有关调查显示,有七成人愿意为网上交友埋单。其中,29.5%的用户愿意每月拿出10元以下的金额,18.8%的人愿意拿出10元至30元,11.1%的用户愿意付30元至50元;7.7%的用户愿意付50元至100元,更有2.3%的用户愿意出资超过100元。
“面对如此多样的消费习惯及价格承受水平,一刀切的高额会员收费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做法只会把大量潜在消费者拒之门外,给网站自身发展制造瓶颈。”许馨月分析说,同时,在提倡个性化服务的今天,千篇一律的打包服务也是不合理的,让用户自主选择所需更符合市场规律。
据悉,在嫁我网所提供的超市式服务中,收费产品由2元到260元不等,其中有最基本的点歌功能、明星会员展位,也有无线、个人顾问以及多种线下活动。通过这些服务,嫁我网自2006年9月开始有收入,该年底月收入达到100万元。2007年初网站推出真爱产品系列及爱情顾问服务后,月收入更达到了230万元的水平。
国内婚恋网站会员数量正在井喷,而且会员大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的都市白领群体,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许馨月认为,这些因素为网站增收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