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云南省已经动用了5500多万元财政资金来启动膏桐种植基地建设和膏桐能源化的相关科研工作。能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备受国家重视。十五期间能源“瓶颈”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节约资源已经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被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也于2006年1月1目起施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制定的配套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也陆续颁布。
云南大力发展生物能源
3月9日,中石油方面云南省生物能源计划启动,预计将在云南开建膏桐种植基地,而这个基地的规模可能要达到40万亩。中石油为此将拿出大约500万元,在云南各级林业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选择合适的地域打造膏桐种植基地。
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上油价一度让人们叫苦不堪,能源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的多元化、可持续与环境友好以及降低进口依存度已是大势所趋。
相关资料记载,我国可以用于生物能源加工的原材料主要有甜高粱、木薯、甘蔗、麻疯果等。除甜高粱外,其余原材料不同程度地零散分布在全国各地。如甘蔗集中在广西、云南,麻疯果集中在四川攀枝花、凉山及陕西等地。
在云南省林业厅已经确定的发展生物质液态燃料产业的基本思路中,其目标是要利用玉米、木薯、红薯、甘蔗、膏桐、橡胶籽等原料,重点开发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两类产品,新建原料林基地1900万亩,其中生物乙醇原料基地900万亩,生物柴油原料林(主要是膏桐)基地1000万亩,到2015年,达到生物乙醇400万吨,生物柴油60万吨的产能,使云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质能源基地。
《西双版纳报》报道,云南省尚有多万亩土地资源,其中:在滇南、滇东南、滇西南等主要种植区域,有万亩土地可供种植木薯。在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中的干热河谷地区,万亩土地种植红薯。在德宏、临沧、保山、思茅、红河、西双版纳、玉溪等州(市),有万亩土地可供种植甘蔗。全省还有万亩宜林荒山可供种植膏桐、橡胶等木本能源植物。
按《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十一五”末的 2010年,云南生物质能源产业将初具规模,形成年产燃料乙醇万吨、生物柴油27万吨的生产能力,将新增工业总产值63.亿元,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到2015年,云南省生物能源产业有较大发展,形成年产燃料乙醇250万吨、生物柴油60万吨的生产能力,将新增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工业增加值55.8亿元;到2020年,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有望发展成我省一大优势产业,形成年产燃料乙醇300万吨、生物柴油80万吨的生产能力,将新增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工业增加值68.4亿元。燃料乙醇产业将成为推动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之一。
投资绿金宝藏
生物工程被誉为本世纪最富价值的产业,国际公认其市场规模是网络经济的10倍。“农田作物有可能逐渐取代石油成为获得从燃料到塑料的物质来源,‘黑金’也许会被‘绿金’所取代。”《今日美国》里的一篇文章这样说。
低廉、量大的生物能资源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同。欧洲议会白皮书——《将来的能源:可再生能源》确定了欧共体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以改善能源供应安全性的能源行动纲领。现在,欧洲的生物燃油已从1992年的80000吨增加到1998年的470000吨。
生物能一直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现在受关注的程度却直线上升,有些“脱颖而出”的味道。科学家们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每年由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为1440亿到11800亿吨。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拟在未来几年内,全国各地将有100个生物能源项目上马。其中,由农民“种出来的石油”总量将形成年产能100万吨。
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在云南、四川启动第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基地面积60多万亩,可实现约6万吨生物柴油原料供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