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型超市诱惑海外资本
cye.com.cn
时间:2008-1-14 17:47:31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董娟 我来说两句 |
|
 |
|
国内二线超市品牌率先登陆纳斯达克 自从日前河北好日子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日子)传来即将登陆美国股市的消息后,一些地方超市品牌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在海外投资大量进入中国的2007年,一些发展迅速、网点稳固的地方超市品牌也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好日子”,好榜样
2007年11月底,河北好日子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Esprit融资集团签署了重组上市的协议,按照协议,Esprit融资集团将先期投入500万美元收购好日子10%股权,由于Esprit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好日子以这种私募的方式融得资金后,有望近期内在美国上市,届时“好日子”将占总股本的90%。评论称这意味着该公司面临一条金色的融资通道,将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为何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不是城市随处可见的大型连锁超市,而是发源于地方的一个连锁品牌?好日子的成功看起来似乎给不少处在大型超市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型超市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前者一下子成了榜样。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小型超市企业对好日子登陆美国的消息和借壳上市的方法并不知晓。“上市能让企业有更多机会发展自己,值得学习,但现在精力还没顾得上这些。”上海家得利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如是说,他认为在海外上市“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成立于1998年的家得利超市以“经营规模中型化,网点布局乡镇化”为经营方针,目前的营业网点覆盖了华东六省一市。
朝阳集团的周主任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天惠精力主要集中在渠道和农产品供应上,目前与海外资本的洽谈尚未进行。对好日子借壳上市的做法,周主任认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做法,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发展迅速的中小超市受到关注
曾供职于联华集团的刘林(化名)说,无论经营超市的企业是否承认,从心底里他们都是非常希望能够上市。从本质上说,其实这种中小规模的连锁超市更缺资本,目前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多数是由以前百货公司细分出来的零售终端连锁,或是以前百货公司的变身。专门经营连锁超市的公司很少,而他们的扩张实际上需要更多资本的支持。
国信证券分析师胡鸿柯认为,虽然国内地方超市品牌好日子抢先登陆美国股市,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中国中小规模的连锁超市企业普遍受到了国外投资者的关注。他认为好日子的案例毕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他的研究中,投资银行等大资本的关注点依然是在品牌以及渠道、销售网点都较广且深的超市企业。因为“中小超市企业的扩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仅靠不多的网点来支撑这种低毛利的零售企业,投资空间并不大。”
而好日子在美融资后,是否会因为资金充裕逐渐造成对老牌未上市大型连锁超市的影响,胡鸿柯认为可能性不大。
刘林的观点则和他不同,有些国外资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种中小规模的连锁超市企业,他甚至作为中间人曾为国外资本和上海另一家本土超市进行过联系,双方几乎达成了统一意见,但最终因为外方的内部协调问题而搁浅。“只是没想到第一个去美国上市的居然是好日子。”刘林说,他一直认为先去海外上市的中小规模超市应该是东部或南部的企业,而不应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河北省。
同时,刘林也承认,包括他以前“牵线”的外国资本,也只是规模很小的私募,目前关于零售业,投资银行的目光主要还集中在流通人口更多的城市。“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自然会加快扭转这些投资者的聚焦点。”刘林说,春节过后,他将会陪另外一家欧洲的私募基金到华东和西南地区考察,吸引后者的就是在县、乡等市场有着不错口碑的几家中小型连锁超市。
而好日子吸引美国投资者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投资好日子就是投资中国增长迅速的市场。”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