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在本地超市小试牛刀的黄陂脉地湾萝卜,今年冬天也想跟洪山菜薹一争高下。记者昨悉,黄陂区端出年产值2000万元的“萝卜宴”,请投资客品尝。
武汉人都知道洪山菜薹,但没多少人听说过脉地湾萝卜。而据黄陂县志记载,脉地湾萝卜从明朝开始被列为皇室贡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较其他萝卜充足得多。即使是在今天的黄陂,要吃上这种萝卜也得找上点关系,因为它除了供应少数餐馆,就只销往周边乡镇的少数单位。
黄陂区长岭工商所所长李峰介绍,脉地湾萝卜产自长岭街道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目前种植面积50亩,年产量15万公斤。奇特的是,这种萝卜不论外形和口味,都和一般萝卜差别较大,被当地人当作蔬菜中的贵族,价格是一般萝卜的数倍。2006年以前,这种萝卜都由农民自发零散销售,市场很小。
由于这种萝卜每年9月下种,11月收获,记者昨日未见到货真价实的脉地湾萝卜。从村民提供的照片看,其个头约拳头大,长得溜圆,颜色为象牙白。
长岭街道农业技术开发中心2004年申请注册“脉地湾萝卜”集体商标,类别为蔬菜,2006年已获批准。去年9月,长岭街道为推广脉地湾萝卜,专门成立武汉木兰脉地湾萝卜产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集体商标目前惟一使用者。
记者在黄陂区长岭街道房湾村看到,这里三个自然村分布在一座山丘下,适合种植脉地湾萝卜的田地就在山脚下,泥土为黄褐色,与山上的风化石颜色相似,而距离山脚约1.5公里的土地,颜色为灰黑色。木兰脉地湾萝卜产销服务公司股东徐秀云介绍,脉地湾萝卜只有在这片黄褐土地上长出来的才正宗,其他地方长出来的,口味区别很大。
武汉蔬菜科学研究所研究的结论是,当地造山运动中,地底稀有物质在搬运作用下露出地表,经过风化后进入周围土壤,这种特殊土壤环境造就了脉地湾萝卜的独特品质。
脉地湾萝卜服务公司测算,适合种植脉地湾萝卜的土地资源约5平方公里,能开发约2000亩农田,预计年产量为500万公斤。去年首次进入武汉中百仓储等卖场销售,最高时每公斤卖到16元,按平均每公斤4元价格计算,整个产业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徐秀云表示,目前公司资金实力薄弱,农民创业者害怕融资风险太大,希望有实力的公司能投资该产业,帮助进行宣传和市场推广,公司创办者不在乎控股权问题,只希望当地农民能因此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