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风险投资"降生那一刻起,它就一直在扮演"美女与野兽"的双重角色。正因为它承担了超额的风险,便决定了它不能将"所有的痛苦都自己扛"。 那我们来看这个游戏怎么玩法:
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型为:向创业者注资(播种期)--让企业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并设计好包装(孵化期)--在证券市场上市(收获期)--在二级市场上套现(退身期)。这就是风险投资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决定了风险投资的本性是投机。跟一般投资比较,风险投资不是通过让企业创造财富来盈利,而是在证券市场卖掉企业盈利。为此,它把企业当产品来开发,它只做"生产"企业的前端工作,生产出来就卖掉。因而如何将企业包装上市卖个好价钱是它考虑的首要目标,其它如企业能否健康成长,未来的发展等统统变得无关紧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它会挖空心思,不遗余力。急功近利也决定了注射"风险投资激素"催生的婴儿的先天不足,成活率极低。正因为太熟悉自己的婴儿,所以一生下来就要将他们遗弃。风险投资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它必须找到一个释放风险的平台,基于这个模型只有一个出口:上市套现,于是股市便成了它唯一释放风险的场所--躲在幕后的风险"接棒者"便粉墨登场了。这人是谁?看看像不像你自己?不管你情不情愿,只要你在玩股票,只是你在追捧时下最热门的创投概念股,你便被拖入了这场游戏之中,而且还注定要扮演"将游戏进行到底"的角儿。
风险投资者在悄无声息中"退身"时,也把所有的风险转让给了你。当然,也包括不能确定的高收益。
创业板的创立和私募股权资本的繁荣,可以使一些优秀的新兴企业争脱融资约束,尽早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壮大。例如,原来至少需要5年才能实现的投资计划,现在3年内就实现了。因为创业板缩短了企业从创业到上市的时间,使那些在银行系统下难以获得融资的优秀新兴企业更早地输到血。美国企业从创业到上市的平均时间已由1980年代前的10年,缩短到5年。从创立到上市时间的缩短,还可以使一大批优秀的中小企业冲破大企业的打压,拒绝大企业的并购威胁,实现独立成长和壮大,有的甚至还能蛇吞象。
创业板的创立会给更多的企业带来挑战和威胁,必将加快新兴企业的竞争地位分化和优胜劣汰。创业板的创立和私募股权资本的繁荣,能使中小企业面临充裕的融资环境,让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大、成长能力强、成长效率高、成长速度快、成长价值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