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不学习成熟市场的成功经验?
截至目前,全世界并没有几个成功的创业板市场,而只有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被人津津乐道,也一直是各国创业板市场效仿的楷模,我国的创业板也以此为标杆。但是,纳斯达克市场成功的灵魂和精髓是做市商交易制度和注册制,而我们恰恰没有学到人家魂,反而只学到了人家的壳,只是在照猫画虎。
那么,我们的创业板究竟应该怎么做?
笔者认为,第一应该对上市规则和发行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得有别于主板市场和中小板,避免成为尴尬的“小小板”,最好有自己的市场特色。在发行时,可尝试将发审的权力下放,或者可尝试注册制,让监管者只执行公正、客观的监督职能,尽量避免监督主体利益化,以保障市场的公平和高效。做到“宽上市,严监管”。
第二,交易规则最好要按照创业板自身的特定来量身打造。比如创业板盘子小、易炒作,那么就需要更加灵活的交易规则和更加灵活的停牌制度。
第三,创业板的股票在流通环节,不能实施简单的“全流通”。如果上市首日就可以全流通,那么大股东在一上市就全部套现,大股东易主,那么这个创业Cye.com.cn企业还是投资者购买的创业企业吗?显然不是,因为投资高风险的创业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投资他们的创业团队,如果他们“全流通”了,自然就没有投资价值了,而对其他投资者而言这种“全流通”就是一种欺诈。因此,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持股和大股东持股必须要进行适度的禁售。
第四,创业板应该完善退市机制,加快退市速度,一旦发现有欺诈行为和有问题的上市公司就应该及时将其退市,减少垃圾公司在市场滞留的时间,降低创业板市场中的壳资源价值。如果让壳资源盛行和成为稀有资源,则没完没了的借壳和资产重组将会让创业板沦为一个垃圾满天飞的垃圾市场,主板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五,对创业板市场实施及时的信息披露和零时停牌机制,并对创业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进行严格监督,加大对违规、违法者的惩处力度,提高市场的违规成本。由于创业企业大都设立年限较短,民营企业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如果违规成本太低、监管若再有纵容,则创业板很难避免主板“大染缸”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