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的时间,既可以让人成长,也能让人消退。69家投融资机构,21家担保机构,12家服务中介机构……10个月,市创投服务中心完成了从小树苗到参天大树的成长,也让这里成了102家会员机构的家。
“创投服务中心是政府服务企业的平台,是风投集聚的平台,也是大学生的创业平台。”在中心成立之初,市长蔡奇如此定义它的功能。
围绕着这个强大的功能定位,创投中心一直在努力着。有了它,杭州市内的45家创业企业成功吸引了13213万元人民币的投融资金额;有了它,113个创业融资项目开始被世人所认知;有了它,“天使担保”、“科技银行”等一个个饱含创新精神的投融资产品应运而生。
近日,这一个个“创举”迎来了省领导的特别关注。
创投中心要腾飞
可以学学义乌小商品城
身处谈判桌两端的企业,永远是投融资活动的主角。在创投服务中心成立以前,杭州也有各种各样的投融资洽谈会,有政府组织的,也有行业协会发起的。但是,为数不多的洽谈会,显然满足不了众多有着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创投服务中心的职能,就是搭建好这个“谈判平台”,让投融资双方有更多的机会,坐下来好好聊聊。
现在,聊的成果已经出来了。中心自成立以来,一共发布了49场创业投资项目发布会,创业融资项目113个,融资总需求达7亿元人民币。45家创业企业已经成功吸引13213万元人民币的投融资金额,其中的39家中小企业已获得银行、担保公司的支持,融资8160万元人民币,“远传通信”等6家企业获得风投资金5053万元人民币。
“创投服务中心的出现,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要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市科技局副局长徐土松说。
有了成绩,人们对市创投中心和杭州创投行业的关注度更高了,这当中包括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对于创投中心未来的发展之路,吕省长有着独到的理解: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名声赫赫,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不是一天就“红”的。创投中心首先要立足杭州,做好做强自己的服务,等服务上去了,完全有可能将平台拓展至全省,甚至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