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速度拼规模
“电子商务行业的利润和发展速度有关系,发展初期,速度越快,亏损也会越大。只有当发展速度和规模到一定程度时,利润才会体现出来。 ”华兴资本包凡评论道。
现阶段“规模”是B2C生存下来唯一出路。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汪杨的结论是:由于B2C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复制门槛也不高,如果新进入者打出更低的价格,原有竞争者的优势将会很快消失,在物流、配送、售后等管理成本不相上下的前提下,谁最先确立起规模优势谁就有更大胜出的可能。
就零售行业而言,规模与话语权、定价权以及谈判权都息息相关。国美、苏宁“挟用户以令厂商”的模式即使换了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也仍然适用。通过扩大销量和降低利润率来寻找盈利的平衡点,盈利是必然的事情。
除本身的价格优势外,京东、凡客、乐淘公司都在提高用户购物体验,走品牌化路线,以提升用户黏性聚集庞大用户群。他们的圈地运动分布在线上线下,通过建设物流仓储基地、优化网站、增加产品线等方式吸引用户,最终形成规模效应。乐淘CEO毕胜称速度是领先行业的助推器。京东已在各地建设自己的物流与仓储,乐淘今年6月获融资后就快马加鞭地投入资金建造仓库。为了广积粮,京东、乐淘、卓越还将生意带到了移动互联网领域。在用速度拼规模时期,各家企业都不惜血本求发展。
倒闭潮初现
互联网“二八法则”验证,80%的资源流向权重最高的几家公司,大部分企业只能纠结在20%市场中,很难突围。
其实业内都有共识,几乎所有的B2C企业都还处于“赔钱赚吆喝”阶段,但目前这些获融资的公司价值已被认可,其资本资源的广聚将最终拖死无资金后盾的中小公司。化妆品类B2C米粒商城倒闭并非个案,同时也反映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庄帅发表了“B2C倒闭潮”的观点。 “今年年底,B2C企业除了上市,应该就是倒闭潮了。 ”
事实上,现阶段国内的B2C平台竞争已经尘埃落定。
京东CEO刘强东透露,京东今年营业额有可能突破百亿元。垂直领域凡客估计也有10亿元进账,乐淘转型卖鞋一年销量也很可能突破2亿元。他们在各自领域规模优势显见,而未能留住用户的B2C企业在市场盈利艰难的大势下倒闭也是必然。80%的B2C企业是未雨绸缪的时候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