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所谓退市制度,其实就是股市的淘汰机制,这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如果没有退市制度,股市就会被大量的垃圾公司所充斥,并最终变成一个垃圾场。”皮海洲说。
主板市场虽然早已拥有自己的退市制度,但由于退市通道几乎被堵塞,这一制度长期处于“被退市”的状态。而在一些业界专家看来,现行主板退市制度之所以形同虚设,其致命弱点在于退市标准单一,且易人为操纵。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主板退市制度唯一可以量化的标准,就是“连续3年亏损”退市法则。由于这一法则所采用的净利润指标只是一个短期流量指标,很容易人为操纵,借助“报表重组”来规避几乎毫不费力。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二一二”报表重组法,即连续两年亏损后,接着整出一个年度的微利,然后再连续两年亏损,再整出一个年度的微利,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做到“死不退市”。
事实上,现行主板退市制度存在的巨大漏洞,早已成为投资者、上市公司及监管层之间“公开的秘密”。但在壳资源奇货可居的现状下,在市场规范与地方利益的不断博弈中,这个漏洞迟迟难获修补。
创业板为主板“铺路”,多元化标准弥补制度缺陷
国元证券广州体育东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周学雷分析,退市制度的最大亮点是加快优胜劣汰。与主板退市制度相比,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退市标准的多元化、市场化、定量化,以及与IPO标准的对称化。在这一背景下高调亮相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让投资者对于主板退市制度的完善充满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后,市场对于主板退市风险的警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A股有数十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扣除少数股东权益)为负。“这些长期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在今年沦为1元股,甚至直接退市。这是2012年股民应该规避的最大风险。”董登新说。
创业板退市制度已经出台,主板退市制度或接踵而至。而对于庞大的中小投资者群体而言,在设置“生死线”实现优胜劣汰的同时,相关配套制度能否实现对恶意违规者的严惩和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恐怕是他们内心最迫切的疑问。
皮海洲呼吁,创业板制度出台后,与之配套的有关制度以及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制度也应尽快出台,否则,创业板退市制度又将如主板一样,令公众投资者成为退市制度的最大受害者。
北京市证监局原局长张新文则指出,在很多控制人和经营者将公司搞垮的案例中,公司控制人的利益可能在IPO时已通过合法的、非法的渠道实现。“如果强制终止上市惩罚不到公司经营者,法规鞭笞的对象会出现偏差。”
在主板退市制度健全之前,对于长期无法提供回报的绩差股,投资者唯有“用脚投票”,其结果可能是令自己“很受伤”。随着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人们已经可以期待,严厉的“生死线”或将还他们一个“干净的市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