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历史文化传承景区开发应慎重
昨晚,《新闻纵横》也尝试联系曲江文旅集团,但相关负责人并没有明确解答企业上市热点问题,反复提到的是,“曲江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负责人:它更多是政府层面的运营,不该是做企业的来讲,我们能够享受到曲江模式带来的红利和利好。
企业正处于上市的关键时期,从法律角度来说,不便透露更多细节可以理解。“财神庙”等系列资产借壳上市,也可以讲得通。不过,昨晚,清华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维嘉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此类涉及宗教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的景区开发应该慎重。
王维佳:这不免让人想到这些年宗教旅游、寺庙、道观成为好生意的普遍现象。陕西曲江文旅推动上市纯粹是从资本增值的角度来考虑,在获利的冲动下,任何资源都可以变成商品,所有使用价值都要被转变成交换价值。股票上市明码标价,但是看看我们周围,文化生活还有哪些没有被商品化开发呢?在财神庙上不上市的事情上,精神、文化活动通通变成利益交换活动,这样的发展方向事关重大。
专家:发展市场经济要符合社会底线
此前,国家宗教局相关负责人也曾明确表示,寺庙道观是满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需求的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综观世界其他国家,从没有将宗教活动场所打包上市的先例。发展市场经济应该有边界,要符合社会的基本底线。
那么,这些人类共有的自然文化遗产,到底该如何开发呢?王维佳认为:在商业已经无孔不入的今天,对某些领域尤其是涉及人类精神家园的领域保持商业开发的克制,更加难能可贵。
王维佳:社会商品化、世俗化的程度越大极端,寻求精神乐土的冲动就越来越小,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矛盾——市民阶层支持商业社会的发展,乐于在物质生活的洪流中让自己获得消费的快感。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出路,这个出路不是划清界线,不是什么该商品化什么不该商品化,而是从总体上反思我们的生活,反思商业社会。面对寺庙、道观等历史文化场所的商业开发,我们要回应这样的问题,需要更加丰富的文化政治的想象力,而不是简单对这个单一事件进行否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